糖加鹽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要想甜,加點鹽,意思就是若喜歡甜味重一些的,則可往裡面加少許的鹽,就能做到只用一半的糖就能達到理想的甜度。

但是加鹽的量是一定要控制的,這無關鹽的攝取量問題,王況是堅信吃鹽多並不會有損健康,反而是吃鹽少的才真正會引起這個病那個病的。想想下,每天五克鹽,怎麼能行?每天從尿液和汗液中排出體外的鹽都不止五克了,再加上身體代謝所需要的鹽,只攝取五克鹽,那絕對是入不敷出的情況。

甜食裡面加一點點鹽花,可增加甜度,這裡面的原理王況說不上來,但卻是真實可行的。

小芣苢在那揉著,其實並不需要揉多長時間,只需要揉勻了就可以了。只是小芣苢對這種吃食很是新奇,平日裡又是很少來廚房做事的,一切都感覺新鮮,自己喜歡揉,王況也就由著她去。

湯煮好,鍋洗淨了後,保持小火,鍋有五成熱(手放鍋上,離鍋底一尺感覺到微微燙手是十成熱,離鍋半尺感覺到微燙是七成熱,要離鍋很近,大約兩寸左右感覺燙則是五成熱),取了塊肥肉,在鍋底上,用手輕按著抹一遍,鍋底就沾了薄薄的一層油膜(覺得不好把握的,可用毛刷沾油刷一遍,做這個最好是用動物油,不要用植物油),再用勺舀了一大勺揉好的米漿進鍋裡,用沾了油的鍋鏟給攤薄了,等到米漿開始凝固並透明,則在上面刷一層油後,翻面繼續攤。

做餅狀的食物,有一點要記住就是勤翻面,不要讓一面烤糊了,只有勤翻,才能做得漂亮,這點不需要王況跟鄺大說明,他也是知道的。

等到白花粿攤到兩面都有點微微的金黃就行了,白花粿的特點並不是外焦裡嫩,恰恰相反,是外韌裡脆,白花瓣經過這一過火,裡面的水份會流失了些,恰恰是這流失的一些水份,使得白花嚼起來咯吱咯吱發脆,加上白花本身的清甜,這白花粿是幾乎吃不膩的,可以只吃它到飽。

鄺大不是外人,也是常往王家走動的,林穎芝和小芣苢也不避嫌,還沒等烙好的白花粿冷卻下來,倆丫頭就搶著吃了起來,王況這第二張還沒烙好,她們就把第一張都吃光了,吃完了還眼巴巴的瞅著鍋裡的,小芣苢嘴上還一邊唸叨:“怎麼還沒好?怎麼還沒好?”

鄺大見兩個主母喜歡,正好還有個鍋空著,灶膛裡的火也還沒滅,看過一遍之後,他就已經學會怎麼做了,就在一邊也幫著烙了起來,結果兩人烙的速度也就將將趕上倆丫頭消滅的速度,倆丫頭一口氣吃了五六張,這才停下來不吃了,倒不是她們吃飽了,而是眼見所剩不多,自己要是全吃完了,王況就沒得吃了,更別說王凌和那還在學堂裡的王冼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