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定(第4/4頁)
章節報錯
的金山銀山來。”
這話言猶在耳,沒想到建安侯這就要大張旗鼓的去找種子了,如果按建安侯最喜歡用的投入產出比來計算的話,這一次的投入是幾百萬貫,那麼收入該有多少?幾萬萬?肯定不止,幾百萬萬?一定也是不止的,估計能上幾千萬萬去(億這個單位是和諧朝後才有的,和諧朝初建時,說的是有六萬萬人口,而不是說六億人口)!
因此,管他是大年三十,管他什麼年夜登人門會犯了“上門討債”的忌諱,該活動的還是要活動,該走動的關係還是要走,以前建安侯自己出資去找種子都肯分了功勞出來,現在這是朝廷出資,那就更有機會了。
於是,程處默他們幾個也開始嚐到了家門口被馬車被人海堵得水洩不通的滋味,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是心中竊喜的,但等到了中午,人流還是不肯散去,家中用人是個個叫苦不迭,許多年貨要講求新鮮的,還沒采買呢,這坊街口被堵了,還怎麼採買呀?這眼見中午了,再不趕快的去買,午時一過,全都打烊了呀。
還是秦懷玉聰明,既然二郎說要招那精通水性的,不是還有一年的時間麼?一年的時間,你們這些豪門大閥子弟如果還練不出水性,那隻能說明你們笨,不堪造就了。他使人在家門口貼出一張招貼,說是不管是誰家的,出海還有近一年的時間,如果到時候能有水性精通的,那就優先錄用,要是一年的時間還沒學會了,那就別怪他們幾個翻臉無情了。
如此一來,圍在秦府的人很快就散去,秦家人總算是及時的採買到了所需求的年貨,而盧國公府和鄂國公府的反應慢了一拍,等到堵在他們坊街口的人都散了去,午時早就過了,氣得老魔王和老黑碳在家裡直跳腳,大罵王二郎不厚道,早不說出海晚不說出海,偏生要挑這個節骨眼來說事,發了一通火,倆老頭不約而同的心生一計,得,既然這禍是你王二郎闖的,咱就去你家過年去!
於是兩路人馬,浩浩蕩蕩的直往建安侯府開來。。兩個國公府捱得近,出發的時間又是幾乎相同,結果到了坊街口,碰面了,就兩路合成一路,聲勢浩大的直奔了頤政坊而去,途中經過秦府,又派了人把秦瓊爺孫全都叫上。
結果路過朱雀門前大街的時候,把守朱雀門的千牛衛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趕快的使人往宮裡報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