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再建幾個蓄水池,城外引來的水都注到水池裡,各家需要用的水就從水池裡引,從水池往各家引的管就都是全程密封,各家只需要在水缸裡的水滿了後,用個軟木塞將竹管堵住就行,要用水了再將塞子一拔。這樣全程密封的好處也是為了防止那些喜歡飛高的鳥雀跑水管那飲水,把鳥糞嗬到水管中,同時,也能防止有小孩子惡作劇,將砂土揚到水管裡面。

所以這就要求老竹是不能開裂的,乾的老竹沒裂縫,一泡了水就更加的緊實,更不容易開裂了。

幾根老竹好找,但是這引水工程,王況算過,從水池到城裡,有一里地,一排十根竹管,就算每根長一丈(三米,太長了,竹梢就太細,截面不夠大),再加上接頭的重疊部位,光城外就需要近兩千根老竹,城內需要的就更多,還要考慮到給以後增加的住戶預留介面和水道,總的算起來需五千根以上的老竹。

還是黃良這個老狐狸有辦法,不光建州有竹啊,周邊的州都有,因此,除了發文讓各縣收集三年以上的幹竹外,又給饒州,汀州,衢州等幾個州發了函,說是宣德郎正要找三年以上的不開裂的乾的老竹,數量不少,宣德郎正頭疼呢,若你是你們誰能幫宣德郎解決了這個難題,尤其是能直接將老竹的竹節都打通了送來,那,後面的就不用某來細說了吧?

黃良這個老傢伙,最近兩年總是喜歡打著王況的旗號去要挾周邊的州縣,而且是一試一個準,試得他都用上癮了,要不是王況提醒他,總是這麼下去,怕是對他自己的官聲不大好,不然恐怕現在在周邊州縣的父母官印象裡,王況就成了個無利不起早的傢伙了。

黃良並不是沒有能力,總的來說,建州在他的治理下,還算是不錯的,想想下,才歸唐多少年,建州的人口就有了八萬,比起饒州衢州這些早就歸唐的還多了許多。這裡面,固然有建州基本沒戰事的原因,可也是和建州這幾年的安定,沒什麼惡霸痞子有很大關係,流民一來就不大想走了,這麼些年,欺男霸女的現象幾乎就沒在建州發生過一起。

黃良欠缺的只是經濟能力,尤其是經濟全域性觀,不光是他,幾乎全大唐,絕大部分,甚至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後面恐怕還要再加上那麼一兩個九上去的官員都沒有經濟大局觀的意識,這和他們所受的教育,家庭環境和社會背景是密切相關的。

長久以來,中原不管是哪個朝代更迭,擺在當局面前的最重要問題就是溫飽問題,他們的努力方向也都是解決溫飽問題,而且是一直都沒解決的問題,所以也就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考慮解決溫飽之後要解決什麼問題。但只要給了他們機會,給了他們一個擺著的現實,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人去思考,去摸索。

這不,在王況的薰陶下,幾年時間裡,黃良就已經很是掌握了許多挾利相逼的伎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都是用的經濟利益當籌碼,也懂得什麼時候用什麼政令去引導人們去做什麼事情比較賺錢。但凡是要做什麼事情,他現在也學會了王況的成本核算辦法,事先都要算計一番,這麼做到底合算不合算,然後再來做決定。

在建州的發展裡面,王況起的只不過是起一個捅窗戶紙的作用而已,他往往都是把窗戶紙捅破了之後,就撒手不管,其他後續的工作,都是黃良和林明他們來完成。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恐怕等建州升格到了上州,就再也用不著王況去當那捅窗戶紙的手了,黃良他們到時候的經濟頭腦,就能達到在大唐眾官員裡數一數二的地步,當個戶部或工部侍郎,估計都能勝任。

只是想要當尚書,那可不光是會懂經濟,會搞經濟這麼簡單,還需要會一些官場上的滑頭,在這點上,黃良應該是足夠了,林明還欠缺不少鍛鍊。

但王況不是李老二,他可沒權力說誰誰誰能當什麼官,要真的敢這麼說,估計王況今天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