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築牢根基,保障後勤(第2/3頁)
章節報錯
懈努力,第一臺簡易機床終於誕生了。雖然它看起來外觀粗糙,與現代機床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但它卻具備了基本的加工能力,為我們的子彈生產奠定了基礎。看著這臺凝聚著大家心血的機床,我心裡五味雜陳,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深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後續,我們不斷對其進行改良,增加各種功能,逐步搭建起了一條簡易卻有效的子彈生產線 。
子彈的生產過程極為複雜,需要高度的嚴謹性。每一顆子彈由彈頭、彈殼、裝藥和底火四個關鍵部分組成。
最初,彈頭外殼我們採用的是黃銅材質,因為黃銅硬度適中,在子彈發射過程中不易損傷槍管,而且其良好的延展性也使得加工過程相對容易。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考慮到黃銅資源的稀缺性和成本問題,我們經過反覆試驗和研究,逐漸將主要材料替換為覆銅鋼。這個過程中,大家爭論不休,有人覺得黃銅用慣了,不想換;有人則支援換,認為長遠來看覆銅鋼更合適。我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分析利弊,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這種材料不僅在效能上能夠滿足需求,而且在資源獲取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
彈頭的製造工藝直接關係到其殺傷效果,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絲毫差錯。一般來說,子彈彈頭的形狀分為長頭、圓頭、凹頭,不同形狀的彈頭具有各自獨特的特性。我們的彈頭製造流程主要包括引伸加工、衝尖、製造彈芯和彈頭裝配四個關鍵過程。在引伸加工階段,工匠們全神貫注,透過特殊的模具和工藝,將原材料拉伸成特定的形狀;衝尖工序則賦予彈頭尖銳的頭部,以提高其在飛行過程中的穿透能力;製造彈芯環節,選用合適的材料,確保彈頭具有足夠的重量和殺傷力;最後在彈頭裝配階段,將各個部件精準組裝,保證彈頭的質量和穩定性。每一道工序,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差錯。
彈殼的生產同樣複雜且精細。生產彈殼從一大卷的黃銅帶開始,首先透過沖壓機將金屬原料衝壓成帶底的杯狀,這個過程需要精確控制衝壓的力度和模具的精度。趙鐵柱站在衝壓機旁,眼睛緊緊盯著機器,額頭滿是汗珠,他小聲嘟囔著:“可千萬別出問題啊。”隨後,經過多次衝壓和拉伸操作,使杯狀的金屬逐步拉伸出規定的長度,並進行收口處理,最終形成符合標準的彈殼。每一次衝壓和拉伸的引數都經過嚴格計算和反覆除錯,以確保彈殼的尺寸精度和質量穩定性。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引數偏差,都可能導致彈殼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子彈的效能。
底火作為子彈中最關鍵的部分,其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和精度要求極高。一旦底火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為了確保底火的質量和生產安全,我們專門引入了精度較高的組合式機床,儘可能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和風險。透過自動化的生產流程,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大家看著新引入的機床,心裡既新奇又安心,知道底火的生產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完成各個部件的生產後,就進入到了成彈組裝環節。在安裝底火時,首先要在底火和彈殼之間均勻地塗上密封漆,以防止底火受潮影響效能。之後,專業的成彈裝配機床會按照精確的劑量,將稱量好的發射藥倒入彈殼,再將彈頭精準地擠入彈殼。完成裝配後,每一枚子彈都要經過嚴格的稱重檢驗和外表檢測,只有完全符合標準的子彈才會被放行,進入到下一道工序。任何一枚不合格的子彈流入戰場,都可能對士兵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我們對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除了子彈,火藥和炸藥作為子彈和炮彈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質量和效能直接決定了武器的威力。火藥主要用於槍、炮彈的發射藥,以及導火索、手榴彈的延時引信等,起著推動彈丸前進和傳導能量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