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著。突然,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心裡“咯噔”一下,以為出了什麼大事。正在驚慌失措的時候,包興率先走進來告訴他:“老爺被聖上加封為龍圖閣大學士,還被派往陳州查賑呢!”公孫策一聽,那股高興勁兒就像中了彩票一樣,喜出望外。包興接著說:“老爺特地派我來和先生商量,打發那些報喜的人,可不能讓他們在這兒吵吵嚷嚷的。”公孫策開開心心地和包興商量妥當,賞了報喜的人讓他們離開。沒過多久,包公下朝回來了。大家紛紛向他道喜,之後,包公對公孫策說:“聖上賜我御札三道,先生可不能掉以輕心。你得幫我仔細琢磨琢磨,千萬別辜負了聖恩。”說完,包公就進內室去了。

這句話就像一顆炸彈,把公孫策炸得暈頭轉向,彷彿置身於一個解不開的謎團之中。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突然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我明白了!這肯定是要趕我走的法子,既想用我又礙於瞭然和尚的情面,所以才出了這麼個難題。我不如將計就計,好好折騰一番,一來展示展示我胸中的才華,二來也試探試探包公的膽量。大不了最後一拍兩散唄!”於是,他研好墨,蘸好筆,先量好了尺寸,標註得清清楚楚,然後又寫下製作方法,並分為上、中、下三品,分別設計成龍、虎、狗的樣式。他精心畫成三把鍘刀,故意把“札”字寫成“鍘”字,就等著看包公怎麼說。畫完之後,他來到書房。包興向包公回稟後,把他請了進去。公孫策呈上畫單,滿心以為包公肯定會大發雷霆,然後兩人拱手告別,一拍兩散。可萬萬沒想到,包公不但沒生氣,反而把畫單一一看過,臉上瞬間笑開了花,嘴裡不停地稱讚:“先生真是天才啊!”還立刻叫包興傳喚木匠,“就麻煩先生指點一下,務必連夜做出樣子來,明天早上還要恭敬地呈給聖上御覽呢。”公孫策聽到這話,整個人都傻了,像被點了穴一樣,愣在那裡,連話都說不出來。這時候,就算他想說這只是自己畫著玩的,也來不及改口了。

接著,又看到包公一個勁兒地催促外班趕緊傳工匠。公孫策見真要動手做這東西,只好退出來,重新仔細研究畫單,又添上了如何包銅葉子,如何釘金釘子,如何安鬼王頭,增加了好多細節。沒過多久,工匠們來了。公孫策先讓他們看了樣子,然後教他們製作方法。眾人一頭霧水,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用,只能按照吩咐的樣子動手製作,一個個忙得腳不沾地,整整折騰了一夜,才把鍘刀的樣子做出來。包公臨上朝的時候,把做好的鍘刀都看了一遍,吩咐用黃箱裝起來,抬到朝中,準備呈給聖上御覽。

包公坐著轎子來到朝中,行完三呼萬歲之禮後,走出朝堂啟奏道:“臣包拯昨天承蒙聖上恩賜御札三道,臣謹遵聖旨,設計了樣式,不敢擅自使用,謹呈聖上御覽。”說著,黃箱已經抬到,擺放在丹墀之上。聖上定睛一看,原來是三口鍘刀的樣子,分為龍、虎、狗三品。包公又啟奏:“如有犯法之人,各按品級用相應的鍘刀行刑。”聖上早就明白包公的用意,是借“札”字的諧音改成“鍘”字,做成三口鍘刀,用來震懾地方官員,不禁龍顏大悅,誇讚包公才智過人,巧思妙想,立刻批准了他的奏請:“不必確定專門的時間請訓,等御刑打造完成,就趕緊出發。”

包公謝恩後,出朝上轎。剛走到街市上,就看見十位父老一起跪倒在地,手裡拿著呈詞。包公在轎子裡看得清清楚楚,用腳跺了跺轎底(這是事先約定好的暗號),轎伕立刻停下腳步,用轎杵支撐住轎子。包興連忙把轎簾微微掀起,把呈子遞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包公吩咐掀起轎簾。包興趕忙掀起轎簾,只見包公“嗤嗤”幾聲,把呈子撕得粉碎,扔在地上,嘴裡說道:“這些刁民!怎麼可能有這種事?叫地方官把他們押到城外去,免得在城裡惹是生非。”說完,起轎就走了。這些父老哭哭啼啼,滿腹抱怨,說道:“我們不辭辛勞,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