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這個地牢裡,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簡直就是個吃人的魔窟!” 陳公公聽了,氣得冷笑一聲,怒聲說道:“他家竟然有地牢,這還了得!那個秀士肯定被你家員外害死了!” 艾虎連忙搖頭說:“本來是要害他的,可不知道什麼時候,那秀士又被人救走了,我家員外就開始害怕起來。那些人就勸我家員外,說沒事,要是真有事,大家就一起逃到襄陽去。就在那天晚上二更天多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大漢,帶著官兵,直接在臥室裡把我家員外和夫人給捆了。招賢館的人聽到動靜,全都趕到儀門前,想要救我家主人。可誰知道,那些人根本不是大漢的對手,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被打得落花流水,全都跑回招賢館躲起來了。小人害怕,也趕緊找地方躲起來了,所以不知道後來是怎麼被劫的。” 文大人接著問:“你知道什麼時候把你家員外押解到府裡的嗎?” 艾虎回憶著說:“小人聽姚成說,是五更天多的時候。”

文大人聽完,環顧眾人,胸有成竹地說:“這麼看來,這打劫的事和歐陽春沒什麼關係了。” 眾大人滿臉疑惑,紛紛問道:“大人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文大人耐心解釋道:“馬強原來的失單上寫的是黎明被劫。五更天的時候,大漢跟著官役押解馬強去府裡,怎麼可能黎明又去打劫呢?時間根本對不上。” 眾位大人聽了,紛紛點頭稱讚:“大人高見,確實如此。” 陳公公這時插話道:“大人先別糾結這件事了,還是趕緊把馬朝賢的事向皇上覆旨要緊。” 文大人卻堅持道:“這個案子和御冠的事緊密相連,必須問清楚了,一起復旨,這樣明天才能順利搜查、提人。” 說完,便吩咐道:“帶原告姚成。” 誰知道,姚成聽說牽扯到九龍冠的事,心裡清楚這案子鬧大了,嚇得腳底抹油,直接逃得無影無蹤。差役出去找了好一會兒,回來稟報說:“姚成害怕獲罪,已經逃走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文大人聽了,神色凝重地說:“原告都逃走了,這案子明顯有問題,看來九龍冠的事更加坐實了,我們只好先把大概情況向聖上覆奏。” 於是,大家一起擬定了奏摺的草稿,交給陳公公,讓他先去上奏。

到了第二天,聖旨下達,要求立刻行文到杭州,捉拿招賢館的一眾賊寇,還要搜查九龍冠,然後馬上押解進京歸案候審。過了幾天,署事太守用黃亭子恭恭敬敬地抬著龍冠,派衙役護送進京,連郭氏也一併押解來了。你知道郭氏為什麼會被押解來嗎?原來,文書一到杭州,當地立刻通知巡檢、守備,帶領士兵前去捉拿招賢館的賊寇,大家都以為肯定會有一場激烈的廝殺。可誰能想到,到了那裡,竟然連個人影都沒有。他們只好追問郭氏,郭氏說:“就在那天夜裡,他們全都逃走了。” 署事官先搜查了招賢館,搜出了許多書信,裡面全是和襄陽王謀劃叛亂的內容。接著,又讓郭氏一起到佛樓上去,果然在中間佛龕左邊的扇後面,搜出了裝御冠的帽盒。署事官連忙開啟檢查,確認無誤後,又封好放妥當,立刻準備了黃亭子,把御冠請進去。因為郭氏是重要的罪犯和證人,所以就把她也一起押解到京城。

眾位大人來到大理寺,先把御冠請出來,大家仔細查驗無誤後,恭敬地供奉在上面。然後把郭氏帶上堂來,問她:“御冠為什麼會在你家裡?” 郭氏一臉無辜,連忙擺手說:“小婦人真的不知道。” 範大人追問道:“這冠是從什麼地方搜出來的?” 郭氏回答:“是從佛樓中間的佛龕裡搜出來的。” 杜大人又問:“是你親眼看到的嗎?” 郭氏點頭說:“是小婦人親眼看到的。” 杜大人便讓她畫押招供,接著吩咐道:“帶馬強。”

馬強剛一上堂,一眼就看到了郭氏,心裡 “咯噔” 一下,暗叫不好:“她怎麼會到這裡來?” 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向上跪倒。範大人嚴肅地說:“馬強,你妻子已經供出九龍冠的事了,你還敢抵賴嗎?快和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