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蘇家的小悅寧逐漸長大,到了該接受啟蒙教育的年紀。對於這個寶貝女兒的教育,蘇妙齡和林羽都格外重視。

這一天,陽光明媚,蘇妙齡將林羽叫到書房,商議小悅寧的啟蒙之事。

“夫君,悅寧已到啟蒙之齡,我們當為她尋一位良師。”蘇妙齡憂心忡忡地說道。

林羽微微點頭,“夫人所言極是,只是這良師難尋啊。”

夫妻倆陷入了沉思,他們深知啟蒙老師的重要性,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教學方法。

經過多方打聽,他們得知城中有一位頗有名望的老先生,名叫李夫子。李夫子學識淵博,曾教匯出不少優秀的學生。

林羽親自登門拜訪李夫子,說明來意。李夫子捋著鬍鬚,打量著林羽,說道:“蘇家家風清正,令嬡聰慧,老夫願試一試。”

林羽大喜過望,連忙將李夫子請回蘇家。

小悅寧初見李夫子,還有些膽怯。李夫子慈祥地笑著,從懷中掏出一本《千字文》,溫和地說道:“小丫頭,咱們從這開始。”

然而,啟蒙教育並非一帆風順。小悅寧生性活潑好動,坐在書桌前沒一會兒就開始坐立不安。

“悅寧,專心些。”蘇妙齡在一旁輕聲呵斥。

小悅寧嘟著嘴,一臉的不情願。林羽見狀,走過去抱起她,說道:“悅寧乖,讀書能讓你變得更聰明,將來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林羽的耐心勸導下,小悅寧總算安靜下來,跟著李夫子念起了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悅寧開始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李夫子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注重背誦和默寫,小悅寧覺得枯燥乏味,時常鬧脾氣。

“爹爹,我不想背書,我想出去玩。”小悅寧拉著林羽的衣角撒嬌。

林羽心疼女兒,但又知道學習不能半途而廢。他思來想去,決定與李夫子商量,能否改進教學方法。

李夫子聽了林羽的建議,沉思片刻後說道:“也罷,老夫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方式,但基礎的背誦還是不能少。”

於是,李夫子開始在教學中加入一些故事和遊戲,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小悅寧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不少。

除了書本知識,林羽和蘇妙齡還注重培養小悅寧的品德修養。他們以身作則,教導小悅寧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一次,小悅寧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卻因為害怕責罰而不敢承認。林羽發現後,並沒有生氣,而是蹲下身子,溫和地說道:“悅寧,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只要你勇敢認錯,爹爹和孃親不會責怪你的。”

小悅寧聽了,紅著臉承認了錯誤。蘇妙齡則微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說道:“悅寧能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

在生活中,林羽和蘇妙齡也會讓小悅寧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務,培養她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

隨著小悅寧的成長,她開始對詩詞歌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林羽便常常在夜晚,陪著她一起欣賞明月,吟誦古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悅寧,你能感受到詩人的心情嗎?”林羽問道。

小悅寧眨著大眼睛,若有所思地說:“爹爹,詩人是不是在想家呀?”

林羽笑著點頭,心中滿是欣慰。

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小悅寧也遇到了挫折。一次,她寫的一篇文章被李夫子批評得一無是處,小悅寧傷心地哭了起來。

蘇妙齡將她抱在懷裡,安慰道:“悅寧,不要灰心。這次不好,我們下次努力,只要堅持不懈,一定會進步的。”

在父母的鼓勵下,小悅寧更加努力地學習,文章也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