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王之座動搖不止 后妃之象陰暗不明(二)(第3/4頁)
章節報錯
上能掌握大局。印公不要忘了,皇上是聰明人,他知道聽從左班官拿掉八虎,身邊就沒有親信,凡事不跟司禮監打算,就跟左班官打算。沒完沒了跟奏章打交道,以皇上的性格,並不情願。這其實也是印公的大好機會。皇上舉棋不定,並非下決心拿掉你們。這樣做的確留退路,印公得讓他明白左班官並非不好對付,得教他如何壓制左班官。如果皇上發覺局面被動,出在於司禮監與內閣失去平衡,不能相互制約,必將司禮監交給你們,將權力交給你們來壓制左班官。”
劉瑾憂心如焚說:
“這話在理,可我們沒有機會了。”
“確實千鈞一髮,可凡事倍加小心,機會隨時會有的。”
正說著,家丁稟報吏部尚書焦芳來訪,劉瑾似乎看到一線希望,忙起身要去接見。
張文冕忙阻止他。
“你們缺少得力的朝臣作外援,焦芳來得正好,可現在不宜見他。”
劉瑾滿臉疑惑。
“這又為何?焦芳可是難得的好外援呀。”
“焦芳脾氣不好,得罪不少人。吏部尚書是六卿之首,他剛提上來,許多人要搞他。加上局勢混亂,李閣老雖是他同年,卻從不捨己救人,焦芳現在也是如履薄冰。局勢還不明朗,他就急著在宮中尋找勢力。可這時候見他,事成之後他必居功自傲。我料焦芳只能搭上你們,沒有別的出路,不必急著見他。”
劉瑾決定對張文冕言聽計從,便吩咐門吏打發焦芳。
過一會兒,門吏回報,焦芳離去時十分惶恐。劉瑾和張文冕相視而笑。
焦芳上轎離開劉瑾府宅,等候劉瑾接見的人見他也讓擋駕,就知道劉瑾不見客,都跟隨焦芳散了。
焦芳不明白劉瑾為何不見他。
他蠻以為劉瑾這時候最需要大臣援手,必會倒履相迎,哪料吃閉門羹呢?
他也知道廷推吏部尚書一職劉瑾幫大忙,才有七個人不惜得罪劉健而提他的名。
他雖然不知道劉瑾受正德指使,一直記住劉瑾這份情。他認定八虎是他最好的黨羽。
焦芳幾十年宦海生涯,經歷比別人更多的大風大浪。
他是天順八年進士,考庶吉士時,同鄉大學士李賢幫他一把,讓他順利成為庶吉士,期滿留在翰林院。
可他的仕途並不順坦。在翰林院九年考滿,照例當提為侍講學士。
掌院彭華是個小、,專湲背後搞小動作。他向當時的大學士萬安告黑狀:
“翰林院講究文采,焦芳不學無術,他做學士,豈不成笑話?”
焦芳知道後氣個倒仰,彭華使壞他就來橫的,揚言做不成學士,要讓彭華血濺長安街頭,將彭華嚇住。
結果還是彭華幫拉關係,讓他當上學士。
沒過多久,吏部尚書尹旻跟內閣明爭暗鬥,焦芳站錯隊,跟尹旻搞在一塊。尹旻倒臺後,他跟著一擼到底,貶到桂陽當知州。
他從底層幹起,摸爬滾打大半輩子才有今天,什麼風浪沒有見過?
他隱約覺得,這次面臨的,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兇險,他哪能不急?
他想都是什麼時候,眼見政變一觸即發,劉瑾還沒有認清形勢?
焦芳惶惶如喪家之犬回府,下轎就差人請他的門生陸完來見他。
他在書房如熱鍋上的螞蟻,越想越覺得心驚。幾年來的磨練,他的政治嗅覺異乎尋常,一旦聞到什麼,大腦一過,面前的形勢就顯明出來。
可這一次,嗅到異常氣味,腦袋裡一盆漿糊。明爭暗鬥,雙方鹿死誰手,他一點看不出端倪。
正德不大理事,他也不能從正德身上看出蛛絲馬跡。
到底該站哪一方,他似乎別無選擇。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