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都市喧囂的稻香村裡,金黃色的稻田隨風搖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這個寧靜的小村莊,以其肥沃的土地和淳樸的民風而聞名。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稻香村也面臨著發展的困境,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以及一片片亟待開發的土地。

林曉應村支書王一鳴的邀請,帶著對家鄉未來的憧憬和熱情,與當地政府和村民共同探討鄉村發展的新路徑,期望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林曉忽然發現原來這裡的景色很美。林曉、田大壯和二壯以及支書王一鳴一起漫步在田間小道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饋贈。然而,看到那些破敗的房屋和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時,林曉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酸楚。

林曉聽完大壯母親的一席話,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他深知,在這個小村莊裡,每一個家庭都在為了生活而努力,每一個父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孩子。大壯父親遠赴非洲工作,那份艱辛與犧牲,不僅僅是為了生計,更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未來。

“弟妹,大壯父親在非洲的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林曉輕聲問道,語氣中充滿了理解與同情。

大壯母親點了點頭,眼眶微微泛紅:“是啊,他在那邊做工程,條件很艱苦。但他總說,只要能多掙點錢,讓孩子們有書讀,有更好的生活,他就覺得一切都值得。每年過年,他都因為工作回不來,我們只能透過電話聯絡。孩子們也很想他,特別是大壯,總是問我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說到這裡,大壯母親的聲音有些哽咽。林曉能感受到她內心的無奈與辛酸,也更能理解大壯和二壯為何會因為缺乏父親的陪伴而沉迷於遊戲。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或許遊戲成了他們逃避現實、尋找慰藉的一種方式。

“至於大壯和二壯,他們其實本性不壞,只是我不會正確引導和陪伴。”大壯母親繼續說道,“我也想過很多辦法,但總是力不從心。他們打遊戲,我也是沒辦法,說了不聽,打了也不改。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林曉聽後,心中湧起一股同情。她明白,作為母親,大壯媽確實已經盡力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面臨的誘惑和挑戰遠比以前多得多。而如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成了每一個家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弟妹,您別自責。孩子的成長不是你一個人的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起努力。可以聯絡大壯的父親,讓他知道家裡的情況,或許他能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林曉堅定地說道。

大壯母親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苦澀:“我知道他也不容易。

“弟妹,我和王支書商量,請他跟學校溝通,看看能不能給大壯和二壯一個機會。畢竟,他們還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我相信他們內心也是渴望學習的。”林曉堅定地說道。

大壯母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的光芒:“林姐,真的太謝謝你了。如果大壯和二壯能重新回到學校,我一定好好管教他們,不讓他們再沉迷於遊戲。”

林曉微笑著點了點頭:“弟妹,您也別太嚴厲了。孩子們也需要關愛和理解。我們可以試著跟他們溝通,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需求,然後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幫助他們逐步走出困境。”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曉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她和王一鳴支書一起首先與學校取得了聯絡,詳細瞭解了大壯和二壯的情況。王一鳴說教育局在考核學校辦學能力時強調“控輟力”指標。政府對教育公平和質量高度重視,對每個學生個體成長非常關懷與尊重。

學校在面對學生缺勤、逃學等問題時,不能簡單地採取開除等極端措施,而要透過耐心的輔導、個性化的關懷以及積極的家校合作,幫助學生重新找回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