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多事之秋(第2/4頁)
章節報錯
戰場。
因此,俄羅斯派兵擴大在波斯的影響力,對英國而言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如果不介入,那就不是大英帝國了。
於是,在波斯尼亞危機之後,漢斯不得不為這場將進一步加劇歐洲緊張局勢的“大博弈續集”嘆了口氣。
並且在新年伊始,愛德華七世國王以國賓身份訪問柏林,笑容滿面地找上某人時,漢斯的嘆息更沉重了。
......
“......所以,您是希望我們德意志帝國與英國一同介入波斯問題嗎?”
“正是如此。”
如先前所預料的那樣,以波斯立憲革命為藉口,俄羅斯試圖擴大對波斯的影響力,而英國絕不會袖手旁觀。
早在簽訂德英協約時就已有所提及,英國早已對波斯虎視眈眈,意圖將其納入掌控之中。
只需想想三次阿富汗-英國戰爭的緣由,就能輕易明白這一點。
當然,漢斯倒是沒料到愛德華七世會直接找上自己,提出讓英國和德國聯手,來阻止俄羅斯對波斯的覬覦。
唉,為何我們的盟友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把一心安穩的德意志拖入戰爭的泥潭呢?
到了這時,漢斯都不得不開始懷疑德意志帝國交朋友的“運氣”了。
“根據德英協商的條款,德意志帝國只是承認英國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對波斯進行軍事幹預,並未提及要一同參與。”
“啊,我並不是說要像克里米亞戰爭那樣讓德國和英國直接在波斯與俄羅斯作戰。那邊也不會願意與我們英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
的確,俄羅斯的目的很可能是支援流亡中的穆罕默德·阿里·沙阿,推翻波斯的立憲政府。
然後透過扶持在他們幫助下重登王位的穆罕默德·阿里·沙阿,將波斯變成俄羅斯的傀儡國,或像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中亞國家那樣被俄羅斯吞併,這一點顯而易見。
‘只要英國不是瞎子,怎麼可能對此袖手旁觀。’
波斯對英國而言,是一個具有極高戰略價值的重要國家。
因此,英國一如既往地會不擇手段地阻止俄羅斯的南下擴張,而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手段也是顯而易見的。
“英國打算支援現有的波斯立憲政府,發動代理戰爭。而您希望我們德意志提供幫助,恐怕就是希望我們向立憲政府提供武器吧。”
“你理解得很快,這一點我喜歡。”
其實與其說是理解得快,倒不如說是漢斯在知道這位國王的來意後,就一直在思考我們這討厭的英國朋友還能幹出點什麼別的勾當。
“我也認為,俄羅斯進一步擴大在波斯的影響力不合適。但讓我們介入與我們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波斯,所獲利益恐怕難以彌補可能帶來的損失,這一點無法否認。”
“你想要什麼?”
愛德華七世似乎早已預料到漢斯的回答,哼了一聲,示意他趕緊開出條件。
“如您所知,波斯擁有石油。”
與直到20世紀中期才開始勘探和開發的中東石油不同,波斯的油田早在1908年就被英國商人威廉·諾克斯·達西(william Knox d'Arcy)發現。
而英國今年還成立了‘英波石油公司’,也就是後來英國石油公司(bp)的前身,開始無償大量抽取波斯石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男爵,我相信你不會用區區武器支援就要求波斯將石油交給德國。”
“當然不會。”
我又不是強盜。
“只要給我們一個參與的機會就足夠了。反正您也打算為了開採波斯石油而成立煉油公司,不如讓我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