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真的能如德國計劃進行的前提下。’

但現實從來不會完全按照計劃發展。

再完善的作戰計劃,一旦戰爭爆發,也會瞬間化為一紙空文。

而施裡芬計劃正好證明了這點。

“首先,速戰速決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戰爭一定會拖延下去。”

“為什麼這麼認為?”

“如果歐洲列強之間爆發戰爭,其規模將超出以往任何戰爭。各國會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手段,竭盡全力爭取勝利。”

全面戰爭(total war)。

歐洲人曾視為鄉間小事、不願直視的美國南北戰爭,將以更大規模、更慘烈的姿態重現。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既不是拿破崙三世統治時期的法國,也不是二戰時那短短六週就潰敗的法國。

當然,漢斯已經在做一些準備,也許能讓戰爭比原本的歷史結束得更早。但至少,必須拋棄“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將會爆發一場世界大戰,一場結束一切的戰爭。”

當然,實際上什麼也沒結束,但此時漢斯還是這麼說了。

畢竟對還未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提到“以後可能還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未免顯得太超前。

更何況,施裡芬當時身體抱恙。

為了他的身心健康,漢斯決定暫時保留這些“劇透”。

“確實,如今的歐洲就是一個火藥桶。因此,我也在為可能的戰爭進行規劃。但戰爭真的會像你說的那樣擴大嗎?難道不會有人嘗試調停?”

面對施裡芬的疑問,漢斯搖了搖頭。

“一旦戰爭開始,在一方徹底崩潰之前,誰也無法停止戰爭。傾盡一切意味著有太多東西不能失去。甚至,當政府想結束戰爭時,民眾都不會允許。”

“嗯......”

政府能夠完全掌控民眾的時代已經結束。

接踵而至的,是無法控制的瘋狂時代。

因此一旦有人試圖停止戰爭,那些本應對外的憤怒將轉向本國政府。

戰爭一旦全面展開,就再也無法停下。

直到一切結束為止。

“好吧。如果歐洲爆發戰爭,它演變為你所說的世界大戰的可能性確實很大,這也可能導致戰爭拖延。但我的擔憂並不止於此。”

“您是指塹壕戰吧。”

聽到“塹壕戰”這個詞,施裡芬嘆了口氣,點了點頭。

畢竟,他親眼見證過日俄戰爭中的塹壕戰。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如果看到了卻依然忽視,那就是愚不可及了。

其他列強可能會如此,但至少德意志帝國絕不能這樣。

“正如你所說,這的確令人頭疼。如果戰爭爆發,不論俄羅斯的遼闊領土如何,法國肯定會採取塹壕戰的策略。”

“是的,很可能如此。也許整個戰線都會被塹壕覆蓋。”

“但我們的德軍,真的能突破塹壕線嗎?”

施裡芬皺著眉,看著地圖,顯然對此毫無頭緒。

漢斯明白了為什麼施裡芬計劃儘管去年已經開始構思,卻仍停留在概念階段。

在塹壕戰這一難題得以解決之前,任何計劃都是徒勞。

“確實很難,即使動用所有火炮並大規模裝備機槍,也只能取得有限效果。”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經過長期思考,我為塹壕戰準備了一個方案。”

“什麼?你怎麼現在才說!”

聽到這話,施裡芬似乎忘了自己是病人,對漢斯大聲呼喊,催促他趕快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