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飛天夢(第2/4頁)
章節報錯
機表現出更大的興趣。
最終,萊特兄弟離開美國,在好友兼支持者、法國航空學家奧克塔夫·沙努特(octave chanute)的幫助下,在法國建立了首個飛機生產工廠。
然而,他們再度遭遇背叛。
沙努特將萊特兄弟的技術洩露給法國,導致法國單方面終止與萊特兄弟的合作,開始獨立生產飛機。萊特兄弟與沙努特的關係破裂,他們被迫離開法國,返回美國。
並且,等到萊特兄弟回到美國,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與格倫·柯蒂斯(Glenn curtiss)的漫長訴訟戰。柯蒂斯聲稱萊特兄弟盜用了他的技術。
事實上,盜用萊特兄弟飛機設計的反而是柯蒂斯一方,但他透過媒體操控輿論,將美國公眾的意見拉到了自己這邊。
儘管萊特兄弟在美國人的指責聲中勉強贏得了與柯蒂斯的訴訟,但這場勝利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
即使事實證明萊特兄弟是正確的,美國人依然站在柯蒂斯一邊。而萊特兄弟中的哥哥威爾伯·萊特因為訴訟帶來的壓力和過度勞累,在年輕時便不幸去世了。
“儘管後來奧維爾·萊特透過收購柯蒂斯的公司實現了復仇,但那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萊特兄弟的飛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能得到任何認可。
而這對漢斯來說,卻是一個機會。
在原歷史中,歐洲最先掌握飛機技術的是法國,且最早將飛機用於戰鬥的也是法國。
但在這個世界中,搶佔飛機技術的將是德意志帝國。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這段歷史,與存在感不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空軍可以說是德意志帝國空軍(Luftstreitkr?fte)的強勁對手。作為“法國天空的守護者”,法國空軍培養了包括勒內·豐克(René Fonck)在內的眾多頂尖飛行員。
而勒內·豐克與另一位法國傳奇飛行員喬治·吉內梅(Georges Guynemer)所在的“鸛鳥中隊”(Escadrille 3 Les cigognes),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著名的部隊之一,可以與德意志帝國的“第2戰鬥機中隊”(Jasta 2)相媲美,是協約國最精銳的空軍部隊。
“當然,如果要評選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強的飛行員,那毫無疑問是‘紅色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是1892年出生,和漢斯算是同齡人。
想到這裡,漢斯覺得如果將來有機會見到他,一定要好好聊聊。
“總之,一定要獲得萊特兄弟的信任,絕不能讓法國率先掌握飛機技術。”
而在飛機開發取得一定進展後,一定要先製造客機。
漢斯實在是受不了暈船的折磨了。
“不過,論安靜性,飛艇比飛機要出色得多......”
但漢斯總是聯想到興登堡號空難,心裡對飛艇有些不安。
再加上,飛艇就算沒有他的投資,熱愛飛艇的德國人自然也會自掏腰包,他也沒必要花自己的錢。
“漢斯,剛回德國就這麼忙,寫什麼呢?”
“寫信給那些想飛向天空的人。”
逐漸脫去少女稚嫩模樣,魅力初顯的維多利亞·路易絲聽到漢斯的話,歪著頭一臉疑惑。
不過在漢斯看來,她依然還是個孩子。
“飛向天空?”
“是啊,這是全人類的夢想。”
漢斯一邊這樣回答,一邊用鋼筆認真書寫著即將寄給萊特兄弟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