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泗礁島上的日常(第1/4頁)
章節報錯
站在大靜縣海港,目送楊家春、馬時楠率隊北上釜山。
朱常瀛決定返回屏東之後,一定要認真履行身為大明親王的職責,祭拜四方諸神,保佑這些開拓者一切順利,能為華夏子孫拼出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來。
北洋商行前出海參崴,開拓極北。
東洋商行前往新大陸建立定居點。
南洋商行經營帝汶島,為殖民澳洲做前期準備。
西洋商行立足錫蘭,爭奪天竺、中東大市場。
有時候,他就在想,是不是自己太過激進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沒個側重點。但仔細回想,真心不是這樣啊,不是不想在一個方向狂飆突進,而是做不到,就只能細水長流,緩緩而為。
就說移民新大陸,航行風險這麼大,怎麼可能一次性移民上萬人,即便安全抵達,吃啥喝啥,在新大陸西海岸餓死麼?
極北同極南更加如此,生存環境就還不如新大陸呢,也就錫蘭生存環境好些,投入的力量也最為強大。
嗯,就這樣了,人死鳥朝天,這就是身為大明人的宿命,與其在農民起義的滾滾洪流中無意義的死去,或者在我大清屠刀下屈辱的化為塵埃,於徵服的路途上失去生命或許是最體面最有尊嚴的方式。
關於北征,馬時楠帶去一營騎兵,但卻沒有攜帶馬匹,馬匹將會在抵達海參崴之後另行購買。這是楊家春做出的保證,朱常瀛選擇相信。
而漫長冬季所需要的補給也準備的儘可能周詳,在釜山等待裝船。
此外,這一營騎兵去歲在朝鮮國度過了一個極寒冬季,由活動在長白山脈的老獵戶精心調教極寒生存之道,包括並不限於建房、取暖、打獵、採集、滑雪等等,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他們的表演時間。
而朱常瀛要對付的也不是真族這個我大清的鼻祖,而是大陸另一側的不速之客,也就是沙俄的前身,大明稱其為羅剎。
至於我大清,只能說是我大明自己個給養肥的,只要我大明內部不亂,一百個老野豬也沒有用。
兩日後,艦隊啟程駛離濟州島,目標杭州灣外海舟山群島泗礁島。島上建有所城一座,浙江海巡駐防一哨水兵,負責海上警訊。
好吧,原本這座島是沒有軍隊駐紮的,整個列島都是海盜、走私犯的天堂。朱老七自然是不允許這幫玩意存在的,招安掃蕩一套組合拳,早在數年前就將列島上的不法分子清理的差不多了,只是限於身份尷尬,不能長期駐軍,也只能不定期派遣海軍巡查。
但這麼個做法其實是相當被動的,成本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好在朱常瀛娶了個好媳婦,找對了親家,沈有容老爺公坐鎮浙江,官位海防遊擊。官不大但卻正當管,那麼在泗礁島設立巡營也就順理成章了。
有了衛所就一定會修建港口,海商捐獻錢財擴建港口不過分吧?
過往商船停泊,衛所收點管理費停泊費也無可厚非吧?
就這麼的,泗礁島便成為海內商船的歇腳地。
至於瀛州海軍,南來北往大多走琉球那條航線,偶爾有海盜蹤跡,才會出現在大明近海。
沒有辦法,彈劾太特釀的多了,還是能避嫌則避嫌吧,免得招人閒話。
不數日,艦隊抵達泗礁島,船上掛的是北洋商行旗幟,船中人也做普通商人水手打扮,一應手續文書俱全。
港口衛兵看過,收取泊位稅拿了些許好處也就放過。
瀛州的買賣不能查,誰查誰倒黴,正睡覺呢都可能掉海里淹死。
上了島,朱常瀛便直奔山窩窩裡的一處臨時營地。
“不要吵!不要吵!鄉親們,你們當中誰出來說話?”
“咱們要回鄉!咱們就是要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