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

孫元化臉泛冷意,“我瀛州軍巡視海疆,查扣琉球朝貢船隻數艘,表文俱全,然則其海員貨物卻出自倭國,甚至海寇、紅毛夷,這是為何?”

鄭迵聞言臉色大變。

大明對海外兩國尤其優厚,一為李氏朝鮮,二為琉球,別的藩國朝貢要收稅,但這兩個藩國卻是免稅,相當於最惠國待遇。

但令朱常瀛氣憤加無語的,我大明禁海啊,沒有官船跑貿易。

這裡外裡,特釀的錢都讓人家擼羊毛擼走了,然而這邊還要自誇天朝上國

因這最惠國待遇,琉球國的朝貢表文就成了值錢玩意,只靠賣表文,大把大把的銀子就來了。

這樣的傻大腿誰不愛啊,趕快pua他!

“這個這個且容老夫查證一番,定會給尊使一個滿意交代。”

孫元化肅然道,“那好,本使便等候老大人的答覆。但瀛王殿下叫孫某轉告琉球王上,自明歲起,如再發現有假借表文之海船,將會上奏我大明皇帝陛下,斷絕朝貢!”

鄭迵臉色變換數次,沉聲說道,“此必是有小人從中漁利,老夫定將殿下之意上奏我王,詳查之後再與尊使商議。”

孫元化心中已在罵罵咧咧了,老傢伙還在死鴨子嘴硬,這事就是你們的王乾的,大印做不得假!

,!

警告已經帶到,孫元化也沒必要同鄭迵繼續糾纏這個問題。

“老大人憂心倭寇來犯,我瀛州自然不願坐視不管,但不知琉球王上有何所求呢?”

鄭迵言道

“尊使或許不知,當初朝鮮之役,我國曾有奸佞為倭寇供應糧草,然則老伕力主抗倭,並派使前往大明,提前一步告知倭寇侵朝之事。禮部卷宗,當有此事記載。

我琉球與朝鮮同為大明屬國,懇請瀛王念我國曆來忠順,恪守臣禮,出兵抗倭啊!我家王上必感懷大明恩德,歲歲朝拜,供奉不絕。”

孫元化很認真的問道,“此事,老大人可一言而決麼?本使可聽聞琉球亦有人心向倭國。”

“尊使放心,我王絕不願屈居倭人之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至於些許宵小,只不過土雞瓦狗爾。”

“如此,甚好!”

孫元化微微沉吟,說道。

“我家殿下說了,屬國之請,不可不幫,然則《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鄭老大人,外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與其左顧右盼,不若練兵演武,整軍備戰才是。

有鑑於此,本使不得不問,爾國武備如何,何以應敵?”

鄭迵老臉微紅,猶豫了片刻說道。

“首裡城有王府親軍千人,北山有戍衛軍300人。弓500張,火銃200支,盔甲300副,戰馬150匹,長刀長矛足備。”

孫元化的臉色已經很不好了,但仍舊耐著性子問道,“北方各島呢,可有駐軍?”

鄭迵的老臉更加紅了。

“各有一二百駐軍,但但我王振臂一揮,各島民壯皆可為軍,誓與倭賊奮戰至死!”

孫元化一時間不知應該說什麼才好,原以為這老頭是個能幹的,不曾想原來是個棒槌。

還振臂一揮,我呸!

孫元化陰沉著臉。

“鄭老大人,請恕本使直言,爾國武備如此懈怠,一旦有倭寇來犯,宗廟傾覆只在片刻之間。且本使在那霸港所見,倭賊船隻人員甚多。若開戰,不要說倭軍來襲,便這些浪人兇徒,只怕貴國也難以招架。

更何況,爾國尚有眾多親倭之人,這朝中,首鼠兩端之輩怕也不少吧?”

鄭迵耍起了老貓肉。

“是以老夫才屢次說服我王去往澎湖求取援軍啊,也只有大明天軍才可救我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