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疏離(第2/3頁)
章節報錯
房貸。
剛好部門經理陳喜家,他老婆石玲瞞著他定下了西麗的一套大房子,付了200萬之後還要補齊首期,她當時就找了陳喜讓他也出200萬首期。陳喜本來是反對買房的。但是他們家的房子確實住不下了。
他們家二寶出生後,父母來帶孩子,他還要在旁邊租一套小戶型,現在石玲看上的這個房子是個四房的,120平方米左右。陳喜去看了房後,還比較喜歡這個房型。他決定湊錢。
他忍痛賣了股票,賬上出來了100多萬。還差幾十萬。他只能和朋友們借一下。當時他和幾個經理說了,有兩個經理二話沒說,直接就轉了十幾萬給他,他一下子就借到了30萬。他還差50萬左右。當時他想到了他們組的小雪。
陳喜本來還很自信,他們組的小雪平時都是”經理、經理“地叫,嘴還挺甜的。他以為兩人關係還可以。然而他和小雪發了微信之後,小雪並沒有馬上回復。反而另一個大姐直接就轉了十萬給陳喜。
到了第二天,陳喜就直接面對面和小雪說借錢的事,說一週後還。但小雪卻說沒有錢。她說雖然之前賣房有幾百萬,他們已經還了另一套房的房貸,現在手裡沒有現金了。
陳喜也聽出來了,她不想借。陳喜也沒說什麼。畢竟男人也不能太計較。陳喜最後和另一個總監借到了,湊齊了200萬。等到一週後,他再從保單裡的現金價值貸出來錢去還給別人。
陳喜和石玲為了買這個房,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他們把信用卡幾十萬都套出來,用來還給別人的錢。石玲為了緩解壓力,考慮到他們原來那套房的老破小的小區,沒有什麼投資價值了。於是,她把那套房賣了480多萬。
她悄悄賣了房也沒告訴老公。然後在朋友的慫恿下,去買了寶安西鄉一個小區,聽說那片在拆遷。她當時鬼使神差就買了那個房,390多萬,一次性付了。
等到陳喜發現那個房子被賣了,而且房款沒有分給他。他們夫妻倆為此大吵一架。石玲認為她的投資眼光是對的。到時候一拆遷就可以換新的房子。而且這套房想要給兒子做婚房。
陳喜認為她太自私了,他們現在貸款壓力很大,能還一點就還一點。不然他們每個月要負擔6萬多的貸款。儘管兩人月收入都很高。
夫妻倆吵架鬧得部門人盡皆知。陳喜還多次在部門早會上唱衰房地產,認為石玲的做法是錯誤的。
直到一兩年後,傳出來西鄉要拆遷一些區域,當時陳喜稍有安慰,認為石玲的投資也沒有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雖然西鄉一帶很多要拆遷的,但是偏偏就石玲的那個小區不在拆遷範圍內。
石玲就只能先把房子租出去,這樣可以每個月有收入,大概每個月能租到6000元左右。她
當時,石玲也很大膽,做的是十年期的貸款。如果他們的收入能一直持續穩定就很好,但是疫情後,兩人的收入都直線下滑。好在石玲做了別的投資。她開始學習炒期貨,還做了餐飲的生意。
陳喜每個月月初就把自己的信用卡套出來,各種成本,部門的運營,秘書的工資……讓他焦頭爛額。他於是經常接產說會的講座到外省公司講課,這樣一場下來可以獲得幾萬的獎金,補貼自己的收入。他精力沒怎麼花在部門的運營管理上。
部門的管理是鬆散的,這時候業務都靠大家自覺。新人來了後不容易留住。都是讓新人自生自滅。
林麗看到石玲精力也沒有放在保險業務和團隊的管理上。小組都是自動波,石玲有時候自己一個月都沒來幾天早會,主管會也沒有來參加。經常在主管會被點名批評。
她偶爾來一下,就說孩子沒人帶,要帶孩子。或者說孩子生病了。其實可能她是店裡事務多,一下子開了幾家分店,有些顧不上了。畢竟人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