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而開國老祖宗又加了一個奸黨,實際上已為十一惡。

因言獲罪,絕大部分都是從這裡來的,朝堂上互相攻訐,民間誣告威脅,總逃不脫這些理由。

就比如避尊者諱,這也不能寫那也不能書,不小心一個疏漏被人抓住馬腳便會口誅筆伐,甚至被置於死地。這尼瑪絕對是陋習,朱常瀛批閱報告,如果看到某字缺一筆,或者某字通假,那都是要破口大罵,打回去命其重抄的。

又比如奸黨,朱常瀛也是服了開國老祖宗,搞這麼一個罪名正合適互相扣帽子,網路罪名,這不是沒事添亂麼。

要改,而且要大改,所謂十惡的定罪名目能減則減,應減盡減,道路以目,莫談國事要不得。

所謂八議:議親、議故、議功、議賢、議能、議貴、議勤、議賓。

簡單來說就是與皇帝密切相關的人被定罪,需要獲得皇帝首肯,比如皇親國戚,三品以上官員,有大功之人等等。

當然,朱常瀛不是皇帝,但在瀛州,所謂的八議中心就是要圍繞著他來判定。

有關八議,也是能減則減,應減盡減,比如王妃二姨家的小叔子,算個毛的皇親,就不能給這個待遇。關鍵什麼案子都來找他拍板,這尼瑪神仙也忙不過來啊。

就比如這個議賢,說的是有德行有名望的人如果犯罪,量刑要獲得皇帝首肯。但究竟怎麼定義有德行有名望?法條又沒說,爭論起來沒完沒了,也分不出個對錯來。

這是不可接受的,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比如被授予過某種榮譽或者勳章啥的才算數,空口說白話的不要。

好吧,必須承認,每一點改變推進的都相當艱難,要讓別人聽得懂,進而認可,進而願意執行並且推廣,朱老七也是耗費了無數心血。

這一商討,就是多日。

期間,盧秀兒一案也有了結果。

三名地方官員因收受賄賂,違反移民安置令,判流放西里伯。

劉善仁身為村正,行賄貪贓,瞞報戶籍,知情不報,翫忽職守,判免職,笞二十,永不敘用,收繳贓款罰銀五十元。

劉善舉、劉家寬父子,拐賣人口、逼良為娼、霸凌村人、戕害人命未遂,判劉善舉父子徒十五年、沒收非法所得,賠償盧秀兒銀五十元,賠償被拐女子銀各三十元。

盧秀兒,本為被害,但亦欺壓被拐女子,判賠償被拐女子銀各十元,由本人意願,與亡夫和離,其嫁妝核銀十五兩從劉氏家財中出,自此婚嫁自由,與劉氏再無干系。

澎湖本就不大,加之朱老七推波助瀾,此案早就在市井傳的沸沸揚揚,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判決一出,更是激起千層浪。

後世網路如此發達也抵不住假訊息滿天飛,而今口口相傳,民間又哪有真相可言,各種傳言甚囂塵上,最惡毒莫過於傳言那盧秀兒即淫蕩又惡毒,剋死前夫,又勾引小叔,甘作娼婦,害得劉氏家破人亡......

把個朱老七氣的三尸神暴跳,稍稍打聽,才知自官司犯了之後,這劉家族人便開始四處散播流言,汙衊盧秀兒,要知道,犯法的可不僅僅劉善舉父子,還有若干幫兇呢,心有不甘,垂死掙扎。

也是這劉家找死,至今都不知道誰在幕後盯著這樁案件,一腳踢到了鐵板。

這也好,朱常瀛冷冷一笑,暗道劉氏既然不想做人,那就不要做人了,命人提練案情,謄寫抄錄,於澎湖各處張貼告示,將案情公之於眾,大白於天下。尤其東頭村周邊,命騎巡逐村宣讀告示,以正視聽。

如此折騰下來,各種奇談怪論才逐漸被壓制下去,輿論風向開始憐憫盧秀兒,對劉氏的種種不齒展開鞭撻。

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