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論人非、凡事忍辱負重。
於是,一個步步緊逼,一個一讓再讓,最終,楊老太爺以婚約為要挾,把這個地方權威攥到了手心裡。
老三終於成親了。
兩間草房變成了四間正房、東西廂房各三間。蓋房子、置傢什,全都由陶家一力負擔。
陶氏有時候跟老三吵架,必定要拿這個說事兒,說成親的時候,楊家就給了一雙筷子兩個碗。而當時,三房除了陶氏和老三兩口子,還有桂月姨娘拖著個一點點大的釋懷。
一家四口,統共就給了兩個碗一雙筷子,打發要飯的,也不帶這麼寒磣的好不好!
別說陶氏一遍遍地絮叨令人心煩,就是老三,再怎麼沒心沒肺,也是不願意回想這段往事。
站在門前,朝著前方怨恨地看了一眼,老三迅速別轉了頭。
走過亂石堆砌爬滿凌霄和扁豆藤的院牆,西邊緊挨著一方菜園,約摸一分地,是三房一點一點從荒草地裡墾出來的。
按照新明律,這種自開墾的土地,歸墾地者所有,免除一切賦稅。
菜園四下圍著護欄,一根一根的竹木,也是三房從曠野從山上撿拾回來的。西北角園子裡一畦一畦的種植著豆角、韭菜、茼蒿等尋常蔬菜。
地頭地邊生著好多花,宮粉、娃娃星、蔦蘿、指甲花,最為壯觀的是一片蜀葵,高過屋簷,植株強健,不蔓不枝,排立如槍林箭陣,倒比圍欄還管用。開花的時候,那叫一個五彩斑斕、如火如荼!
菜園以南,有一座小橋連通東西。橋西,聚居著幾十戶農家。再往西,出了鎮子,就是一望無垠的農田,直到蘆山腳下。
老三選的槐樹林,位於曠野之中的一條大渠邊。渠中水淺不及膝,卻是活魚如麻,看得人頭皮發奓,老三卻笑眯了眼。
渠邊的槐樹很多都是歪倒的,花串累累,潔白芬芳。
老三從腰間取下一堆的東西:鐮、麻繩,現場把鐮綁在長竹竿頂端。然後搭上相好的花枝,朝著一個方向使勁地絞,不消幾下,就聽“咔嚓”一聲,樹枝應聲跌落下來。
孩子們歡呼著衝上前,把花串擼進準備好的簍子裡。
絞了三四枝,約摸著夠用了,老三放下竹竿,捲起褲管、扒下鞋子,一手握著笊籬,一手拎著瓦罐,赤腳下到溝渠中。
笊籬徐徐下水,又被猛然抄起,“咔”地一聲,一笊籬的草魚泥鰍便在瓦罐裡噼裡啪啦劇烈掙扎起來。
孩子們在溝沿上瞧得分明,不禁拍手雀躍歡呼。
“爹厲害不?”
“厲害!”回答整齊劃一,聲徹雲霄。
“晚上吃魚和魚湯,高興不?”
“高興——”
老三樂呵呵上來,突然,笑容一僵。
孩子們嚇了一跳,齊齊地不敢聲張了。
老三低咒了一句,麻利地坐下,搬起自己的左腳端詳了兩眼。
被石頭劃傷的地方有鮮血殷殷,有一條螞蟥從此處鑽進去了。
老三不慌不忙,一手扳著腳掌,一手掄起鞋底子就抽。抽了十幾下,就有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從傷口裡滑了出來。
孩子們倒吸著冷氣,對自己的父親簡直佩服得不行。
“爹,癢癢……言兒這裡也有蟲子……”
釋言奶聲奶氣地報告說。
大家都一起去看他的後頸,那裡已經被抓撓得通紅了。
“不是螞蟥,不怕。”老三重新下到溝裡,並指如鏟,摳了一坨溼泥,上得岸來,“啪”地糊在小兒子的後頸上。
“應該是被毛蟲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