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清風鎮(第3/4頁)
章節報錯
媲美一番。
整幅畫的色調是能夠撫慰人心的暖色,那自然是夕陽的傑作。都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是這會的夕陽並沒有風燭殘年的狀態,當你沐浴在她的籠罩下的時候,除了盡情的近乎瘋狂的爭分奪秒的享受她的溫暖外,根本沒有心思去留戀或者感慨什麼,因為你此刻大腦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已經被她的柔和所俘虜。
或者說把此刻的夕陽比作一個垂暮的老人的話,並不是一個被世事的滄桑折磨的步履蹣跚人老珠黃,和死神在苟延殘喘的爭鬥的老人。
而是一位知世故而不世故,經沉浮而不畏沉浮,曉生死而不怕生死的這樣一位老人。
可能一會再隨著夕陽的下沉,山間的清風會帶著絲絲的寒意讓你真正的意識到你所面臨的威脅和黑夜的肆無忌憚,但誰都有死亡的時候,至少現在,你還活著,並且不畏死亡。
再往前走一段,可以看到用石柱支起來刻在石牌上的門樓,上面寫著“清風鎮”三個字,被陽光和雨水在時間的沖洗下依舊筆鋒硬朗。
石柱之上,在雕刻著的不知道什麼花的繁盛簇擁之下,有著一副對聯。
上下聯分別是“若要清風渡,明月須自隱。”這般高雅的字元,配上這裡的景色,倒是有著幾分的相輔相成。
走過門樓石牌,便是房屋零零散散的村頭,一直向著山坡深處進發,人聲逐漸喧囂起來,給祥和的景色的靜,增添了一筆恰到好處又畫龍點睛的動。
緊走幾步,可以看到一排高大的柳樹,坐落在小河邊上,瞻仰著遠處巍峨的高山,俯瞰著近處齊整的綠田,當然還有其中揹著鋤頭,迎著夕陽歸來的農戶。
在柳樹蔭下,錯落的坐著一排老人,一共五位。看他們的樣貌,沒有耋耄之年,也到了古稀之歲,但每一個身上沒有泛著死氣沉沉的垂垂老矣,而是一種猶存的勁朗。
在五位老人中,其中一位甚是顯眼,相比其他穿著布衣汗衫的四位老者,他穿著一件長衫,頭戴一頂儒冠,留著長長花白的鬍鬚,腰桿挺直,正襟危坐,一副儒雅的書生氣。
這樣的氣派,雖不說鶴髮童顏,也比得上道骨仙風了。
只不過這樣的氣度,就像是在放風箏,線的那頭是極力想要高飛,飄飄欲仙的境界,而你雙腳站在地上,不斷的與之拉扯,畢竟你也跟著飄起來的話,只會由此摔得更慘。
另外四位,臉色要比這位先生黝黑,彎曲的脊背,沉穩的謙卑,給人一種可靠和敦厚的溫良。
相比於先生的白雲,他們就像是大地,就像是土壤,對落在地上的所有,都來者不拒,使得他們有著更加感同身受的包容。
,!
當然,土地能夠生長出來莊稼,就能長出野草。野草多了,未免就會胡攪蠻纏,就會蠻不講理無理取鬧。
不知道他們處在哪一層,但單從兩者之間的對比來看,白雲是飛的更高的白雲,土地是更加厚重的土地。
只見他們圍在一個搭起的火堆旁,溫著一壺酒,在談笑風生的推杯換盞,這樣溫馨愜意的畫面,配合著安詳的景色,倒是別走一番韻味。
於天從他們身旁經過的時候,不知從何處冒出來幾位小孩童,正蹦跳的相互追逐打鬧,嘰嘰喳喳的像過街的羊群,於天見狀不由閃到一邊,先放任他們過去。
誰知他們竟然來了勁,絲毫不避生的在於天身邊停下,圍繞著他一陣蹦蹦跳跳,對於天指指點點的同時,一番嬉皮笑臉的搖頭晃腦,嘻嘻哈哈的從嘴裡含混不清的念著:
“一壺酒肉入腸,一畝田地稻桑。毛頭小孩謹記,莫學牛家二郎。”
於天被圍在中間,露出包容的笑臉,也朝著他們擠眉弄眼,一番的玩笑。
聽到小孩子們的吵鬧,其中坐著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