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暖黃的光暈柔和地灑落在宮殿的每一處角落。

蘇玉身著一襲暗青色官服,神色間帶著幾分疲憊與歉疚,雙手微微顫抖著,鄭重地接過老皇帝遞來的琉璃杯。

“陛下,臣實在慚愧。城外流民的安置尚未妥善,在朝中也還未立下什麼顯著功績,受陛下如此厚賞,臣心中實在難安。”

蘇玉微微低頭,聲音中滿是誠懇與自責。

老皇帝慈愛地擺了擺手,目光中滿是信任:“蘇愛卿,你向來忠君愛民,是朕的得力臂膀,有你在朕身邊,朕安心吶。”

說罷,老皇帝輕輕抿了一口茶,微微眯起眼睛,緩緩問道:“如今工部尚書一職空缺,蘇愛卿覺得,何人接替最為合適?”

蘇玉聞言,神色一凜,陷入了沉思。

老皇帝此刻問這樣的問題,是真的尋求意見,還是在試探?

片刻後,她謹慎地開口:“論資歷和處事能力,工部侍郎胡大人應當是合適人選。”

“胡化……”老皇帝輕輕摩挲著手中的茶杯,微微皺眉,“他的資歷確實夠格,可他做事總是急於求成,恐怕難以擔此重任。”

蘇玉心中一緊,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要不……”

她神色凝重,似乎在斟酌著每一個字,考慮如何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愛卿但說無妨,朕信你。”老皇帝溫和地鼓勵道。

蘇玉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要不,就讓首輔大人先代為掌管工部事務,待日後有更合適的人選,再行任命也不遲。”

話一出口,蘇玉心中反倒鬆了一口氣,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老皇帝。

“讓首輔去管工部?”老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興味,嘴角微微上揚,“倒是個有趣的想法。”

首輔宇文華本協管六部,可自他府中狀況百出後,六部事務便由議事院商議,再呈皇帝定奪。

宇文華看似地位未變,實則權力已被架空。

如今若讓他以首輔身份掌管工部,無疑是進一步削弱他的權力,雖仍居首輔之位,卻有名無實。

如此一來,二皇子一黨必然陣腳大亂,急於尋找新的出路,朝堂局勢也將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

若是老皇帝答應如此,那大皇子也許還能再爭上一爭。

大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蘇玉和易安一前一後,一個站在老皇帝身側,一個跪在御案前低著頭。

許久之後,老皇帝緩緩開口:“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蘇愛卿身上傷還未痊癒,先回去好好歇著吧。”

聽到老皇帝這話,蘇玉還想繼續請奏,但易安在後面不動聲色地遞了一個眼神,她只好回道:

“多謝陛下關心,臣告退。”

然後站起身,雙手捧著琉璃杯慢慢退出大殿。

老皇帝煩悶地揉著自己的額角,心中思慮萬千。

易安上前抬手輕輕為他按著兩邊額角,小聲提醒:“陛下,您近日龍體在蒲御醫的調理下,剛有好轉,還是不要思慮過度了,不然又要頭疼了。”

“唉,如今老大和老二總盯著朕這個位置,朝中那幫人一個個都急於站位,哪個又是真心在做事?也就這個欽點的狀元,現在在朝中還未被那幫老臣荼毒,尚能為朕所用。”

老皇帝憂心忡忡地說。

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更不相信朝中那些大臣,他只相信自己,他需要一個絕對聽從自己命令的人。

就像……監察司一樣。

所以,不管首輔那邊如何,議事院必須要成立,且在裡面任職的人,必須要由他自己選。

聽到老皇帝這麼說,易安便知,他是疑心病又犯了,於是便開口提議:“陛下,您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