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道與其割袍斷義,那已經太晚了。不管如何,曹、謝、陳都已經過去了,今後的經略軍絕不會再有這種目光短淺之徒。當初隴右諸將得到何等甜頭,如今你我又是如何被簡拔的?”
目送了眾多文武離開,當杜士儀自己也出了靈武堂回到正寢,見王容正將杜仙蕙抱在懷裡痛哭失聲的時候,他剛剛那一絲輕鬆的心情立刻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痛楚。他有兩個兒子,卻只有一個女兒,當年視若女兒的玉奴如今已經嫁為人婦,而且顯然婚後並不怎麼和諧,現如今他的親生女兒又要與自己分別,也不知道多久能見上一面,他又不是草木,怎能輕易割捨得下?
“今天就要送蕙娘走?”
“阿爺……”杜仙蕙過了年已經五歲了,嬌小的她泫然欲涕地看著父親,見杜士儀大步走上前來一把抱起了她,她不禁把頭埋在父親的肩膀上啜泣了起來,“蕙娘不要走,蕙娘不會再生病了……”
“小傻瓜,日後如果想念我們了,可以到靈州來看望阿爺和阿孃,你阿兄和阿弟長大了,也會去長安看你。還記得之前靈州沙塵漫天的時候,你都成什麼樣子了?”杜士儀溫言對小丫頭說著冬日舊事,見她果然鼻子眼睛皺成了一團,最後異常可憐巴巴,他便伸出手指,揉了揉她的眉心道,“你阿兄和阿弟以後都要學習經史和武藝,日後要上戰場的,你呢,就要和你阿孃一樣,在後頭給他們搖旗吶喊,所以說,你的責任很大。”
這種話杜仙蕙聽不懂,唯一明白的就是自己在長安也有自己的作用。一時間,她死死咬著自己的嘴唇,眼巴巴地轉頭看向了王容。見母親走了過來,默不做聲地親了親自己的額頭,她終於明白連日以來秋娘嘮叨的事情已經變成了現實,這下子再也忍不住,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她這一哭,杜幼麟不明所以,也跟著同樣嚎啕大哭,以至於杜廣元都覺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等到杜仙蕙啟程的那一天,杜士儀特意去送了一程,眼看著那一輛載了秋娘和杜仙蕙的馬車在隨從的簇擁下,漸行漸遠,最後完全看不見了,他不由覺得心頭沉重十分。在這個年代,孩子的夭折率高得驚人,就在上元節之後,崔儉玄來了一封信,告訴他杜十三娘剛剛懷上的一胎小產了,大夫說可能日後若再懷孕也許都有這樣的危險,他那時候就只覺得滿心都是恐慌,原本常在王容面前提起的兒女滿堂那戲言竟再也不掛在嘴邊了。
身為他的女兒,也許落地就能有錦衣玉食,可同樣逃脫不了生老病死,而且註定了日後會擔驚受怕!
朔方的軍務民政漸漸恢復了正軌,杜士儀又收到了封常清從安西都護府所在的龜茲鎮送來的訊息,言說四鎮節度使來曜闢署了他為巡官。儘管只是低階的幕府官,卻足以讓出身寒微相貌鄙陋的封常清為之大喜過望了。儘管他在信上洋洋灑灑寫了自己如今承擔的職責,但杜士儀還是能看出來,來曜對其說不上極其重視,但至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倒是封常清和杜黯之二人之間交往日多,他對此大為高興。
可好訊息的同時還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吐蕃終究沒有被他和牛仙客二人的緩兵之計給絆住,業已出兵攻取了小勃律。小勃律的地理位置距離吐蕃近,距離安西都護府卻遠,要出兵去救鞭長莫及,而且如今他已然不在隴右,唯有嘆息而已。好在和他同姓的杜希望上任之後,鄯州通往吐蕃的商道並未斷絕,赤嶺互市仍在進行,一隊隊的商旅經由赤嶺進入吐蕃,即便其中真正的唐人很少,可終究能給金城公主一些安慰。
至於如今的河西,也同樣太平得很。如果說牛仙客是幹吏,崔希逸就是君子,上任之後檢視倉廩後就上書對牛仙客這位前任好一番褒揚,如今和吐蕃約定息兵,一邊屯田,一邊放牧,兩邊井水不犯河水。因而,儘管因為小勃律之事,李隆基對此大為憤怒,可兩國並未立刻起齟齬,而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