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被砸的千瘡百孔,但裡面的河東軍在驍將劉詞和李韜的帶領下仍然在抵抗,張昭派人攻打了兩次,都被他們趕了出來。

這不得不提到五代的另一個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兩軍交戰,只要上官不投降,下面的人極少主動投降。

這倒不是他們很講忠義,要是這些傢伙這麼講究忠義,五代就不會這麼混亂了,他們不投降的原因很簡單,還是錢財鬧的。

此時早已不是大唐時期人口八九千萬,錢糧財貨都不缺的時代了。

此時經過二百年的戰亂,生活物資和戶口,已經衰減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

全天下中,按張週一統中原、關中、河東、河北和河西隴右朔方來算,人口最多也就是一千一百萬左右。

此外南唐大約八百萬,錢越大約接近三百萬,孟蜀兩百多萬,南平七十餘萬,馬楚六十萬,南漢一百萬上下,漳州清源軍四十萬左右。

整個人口也就兩千六七百萬,作為主要的交戰場所,中原去除河西、隴右和朔方以後,只有八百萬上下。

這麼點人口,武人的數量卻不少,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把百姓壓榨到極致,也沒有多少油水,更別說各級軍官勳貴還要佔去一大部分。

所以在五代時期,武人投降了,並不意味著你還有保有原本的地位,甚至可能性命都保不住。

後唐入汴梁的時候,後梁的禁軍可沒討到好,同樣的後唐、後晉的歷次變動,在武人層面,也都基本意味著一場享受生產物資的大換血。

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張昭不願意為河東武人開出多高的價碼,希望的是他們主動無條件投降,然後挑選一些精銳,其餘大部分都得回鄉務農去。

河東的好處,當然要被張周的勳臣武將和士兵們吃下去。

而對於河東的武人來說,從上到下都還在指望著劉知遠,至少也是指望著張昭來招撫他們。

不然的話,在這種亂世失掉武人這個身份後,別說有沒有地來來耕種,就算有,他們也不是種地的料。

帶著一身戰爭留下的傷病歸鄉,基本就是在窮死和橫死兩個結局中間選一個。

而在雞澤縣城中,形勢就更加兇險了,隨著兩個箭樓的陷落,雞澤縣城外,就只剩下了一個大砦堡,被攻陷不過是時間問題。

現在連雞澤縣到邢州的路上,都佈滿了張昭的哨騎,再等下去,後路都要完全被封死了。

劉知遠面色潮紅,風寒感冒彷彿好了不少,但那精氣神,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他環顧了一圈,發現除了劉詞、李韜等人被困在大砦堡以外,其餘的軍將都在這裡了。

城內雖然還有一萬多人,糧草也還充足,至少能吃二十天以上,但是肯定是沒法再獲得補給了的。

二十天過後,一定就得斷糧,況且現在人心浮動,根本沒法守。

慕容彥超環顧了一眼,見周圍都是河東武人的核心,也就直接站出來說話了。

“大王,如今之計,唯有想法返回河東了,郭太尉在涉縣還有萬人,郭從義、白文珂等也還有千餘人,咱們守住井陘關與峻極關,河東表裡山河,周軍要想入太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劉知遠聽明白了慕容彥超的意思,如果目前就在和雞澤縣被擊敗俘虜的話,那就失去了所有的資本。

如果能逃回河東,依靠河東的天險和周軍打爛仗,一定可以打到周軍無法承受。再來講條件,就要好講的多。

見劉知遠還在沉吟,白再榮可不客氣了,昨日一戰,劉知遠嫡系損傷慘重,一萬河東牙兵全須全尾的已經不到兩千人了。

在這個看實力吃飯的時代,什麼大王,什麼節度,都是虛的,手下有多少能打的健兒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