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非常人也(第3/5頁)
章節報錯
大王,某家也贊成慕容指揮的意見,大王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河東上下將士以及左衛上將軍考慮一下吧。”
劉知遠頓時鼻子都給氣歪了,什麼叫不為自己考慮?老子現在就是在為自己考慮好嗎?
不過白再榮的話雖然不客氣,卻實實在在的命中了劉知遠的弱點。
那就是遠在太原的李三娘和兩個兒子劉承訓與劉承佑,特別是李三娘,劉知遠與她感情極好,長子劉承訓為人姿容美,性溫厚,深得劉知遠喜愛,不可能不為他們考慮。
要是他劉知遠倒在了雞澤縣城,那麼河東一定會起亂子,一定會有人拿他家眷當敲門磚。
罷了!罷了!
劉知遠長嘆一聲,“殺豬宰羊,湯餅管夠,告訴下面的勇士,雞澤縣中糧食還夠三月之數,讓他們放心守,周國中原殘破,周軍千里轉運,餓也餓走了他們。”
說完這通話,劉知遠轉而就露出了冷酷的表情,“各將下去收攬精銳,將戰馬都暗中收集好。
明日五更前,先命城中守軍出擊救援大砦堡的劉詞等將,隨後再以輕騎突圍而出。
只是這需留下一員戰將殿後,諸君誰願意留下?”
夠狠!這是要樹立起信心,然後放城內的人去送死,來為他們突圍贏得時間啊!只是這留下殿後的人選,那就犯了難。
不過,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了一旁的王殷。
因為王殷不是河東人,也不是劉知遠的親信,他是魏州人,契丹破魏州後,才往太原投靠的劉知遠,是留下來最合適的人選。
劉知遠當即走下座位,拉著王殷的手說道:“孤實知卿一片拳拳之心,奈何時局如此,若能拖延兩刻鐘,當隨卿便。”
這意思是是要拖半個小時,王殷再想怎麼辦就可以了。
王殷也默然了片刻,他的嫡系,早就在漳水邊被打光大半,內心也不想去河東,於是順手就應承下來了。
代北,中受降城,也就是後世的包頭附近,張周的朔方行省平章折德扆,終於見到了好久未見的弟弟折德願。
折德扆這一次授命與朔方行省防禦使藥元福一起,率士兵一萬,民夫、牧民六千餘戶,共三萬口遷移到了此處。
原本此處的契丹、突厥、吐谷渾等部族猝不及防下,都被折德扆給拿下了,約有一萬餘人,現在基本都羈押了起來,等待分配
“大好河山啊!”折德願看著四周的綠蔭如野、水草豐茂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此前聖人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某還不理解,如今看到這裡,才知道此言不虛。”
折德扆看了看折德願帶來的地圖,指著在這裡拐彎的黃河說道,“河套這個詞,倒是挺名副其實的。”
隨後,這位成長非常迅速的張周最年輕方面大員之一,看著折德願。
“我做了一個遷移百姓充實河套,重建西、中、東受降城,以及豐州天德軍和振武軍的方案。你看一下增加點建議,回京的時候,呈給陛下。”
折德願接過來一看,頓時就皺起了眉頭,“兄長要移寧夏、河東十五萬民到此,還要恢復九原、雲中等古稱,是不是動作太大了?
況且寧夏、河東的兩地人口也不豐沛,河東還未平定,驟然就要移民的話,怕不得激起怨懟甚至反叛。”
折德扆淡淡一笑,“二郎是想說,這移寧夏、河東之民是我折家提出,遷移百姓也是以折家主導,如此一來,定要惹得兩地怨恨,徒增折家仇敵是吧?”
折德願奇怪的看著兄長,“大兄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如此?這對摺家並無多少好處,盡是勞神勞力還不討好的活計。”
折德扆輕輕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二郎知道某家多久沒跟父親通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