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擔心有人搗鬼。

而在雙方見面以前,各自就向對方派出了數十人的觀軍使。

表面上說,是去觀賞對方軍容,實際上是去確定對方遵守了約定沒有。

因為按照約定,雙方各除了這六百騎兵以外,都必須將軍隊退至五里以外。

張昭派沈念般、折逋嘉施、黃英達三人為觀軍使,率上百精騎巡查,基本確定契丹兵馬,都遵守了約定。

耶律德光派耶律屋質、韓匡嗣等為觀軍使,除了確定河西兵馬都在指定位置以外,還向耶律德光報告了他們眼中的歸義軍。

旌旗招展,戰馬雄健,數千鐵甲士手持強弓硬弩,列陣一個時辰而不動分毫,輕重甲騎驍悍無比,各部遊騎遮天蔽日。

在張昭和慕容信長看來,他們這三萬五千大軍,能有契丹皮室軍這個檔次的,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千人。

但在耶律屋質和韓匡嗣看來,河西歸義軍中,能與皮室軍相比的,最少有一萬人。

特別是那最精銳的手持陌刀,裝備布面鐵甲和強弓硬弩的一千多人,戰鬥力遠在一般皮室軍之上,是相當可怕的精銳。

得到這個回覆的耶律德光當即明白,歸義軍,不是隨便抽調三五萬人就可以擊敗的,遂也熄了突襲張昭的打算。

加上會面之事,張昭沒有給契丹人任何漏洞可利用,雙方的會面,就如約而行了。

殺虎口位於一個渾河流經的山谷處,兩側高山相對望,中間就是河谷,歷來都是朔州、雲州出入草原的重要通道。

關上兩方都沒有駐兵,河面的地點,就在山谷邊的沙灘上。

這裡搭建起了一個相會的高臺,張昭和耶律德光各自帶了三十名侍衛,其餘騎兵都在臺下幾百米處等候。

耶律德光一身紫袍,打扮的很有漢家風範,頭上照例是髮髻網兜。

不過這身紫袍相當肥大,衣袍下影影綽綽的像是藏著什麼東西。

張昭的打扮,竟然跟耶律德光差不多,照樣是一身紫色圓領衫,只是也好像有點大了,頭上則纏著羅幞頭。

區別最大的,不過是張昭人還年輕,又經常鍛鍊,因此身長如玉,腰背挺直,給人一種陽剛之美。

耶律德光已經三十八歲了,當上契丹國主之後,不可避免的開始發福。

這身肥大的紫袍一穿,更顯臃腫,看起來顏值低了張昭很多。

不過,兩人一見面,頓時就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無他,雖然一人帶了三十個護衛,但能近到兩人會面高臺的,只有兩個護衛。

不約而同的,張昭帶了蠻熊和頓珠,除了這兩步戰無敵以外,還有個好處,那就是身材十分雄壯,萬一有變,兩人一個關門,就能把張昭完全遮住。

耶律德光也一樣,選的兩個衛士,身材跟蠻熊和頓珠有得一拼。

張昭估算了一下,如果他現在撲過去的話,對面那兩個雄壯武士往耶律德光身前一擋,他大機率是撞不開的。

哪怕就是蠻熊、頓珠和他三人一起上,耶律德光也能從容翻下高臺。到時候就麻煩了,雙方就要真正不死不休的開打。

而且,兩人寬大的衣袍中,肯定不約而同穿的是環鎖鎧,別說手裡沒武器,就是有武器,也不是幾刀能解決的。

考慮到這些,張昭也熄了弄死耶律德光,讓契丹人開始內亂的心思。

兩人都對自己的安全,做了最嚴密的考慮。

“河西之主為大契丹國皇帝陛下請酒!”

兩人坐定之後,各有熊虎之將分立左右保護,又有各自內侍上前,擺上瓜果菜蔬和美酒。

這句話不是張昭說的,而是他的拔悉密內侍說的。

內侍說完,恭敬的一個肅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