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無賴國主,劫道大王(第2/5頁)
章節報錯
當安定、繁榮。
南平之民,極為感激高家父子在亂世中庇護了他們,是以民心所向。
這也是南平如此國小力弱,還能在各大國的夾縫中活得不錯的關鍵原因。
高從誨此人,可以說在五代十國之中,治國能力是僅次於周世宗郭榮,吳越王錢繆的第三人。
只可惜,南平實在太小了,高從誨幾次試圖擴張,都因為體量太小而先贏後輸,最後白忙活一場。
這不,已經年近花甲的高從誨,又犯了個極大的錯誤,使得當他在府邸中得知雍遼洛陽大戰的結果之後,直接昏死了過去。
因為在耶律德光剛進中原,張昭還未出兵的時候,高從誨就憑藉十幾年對面中原政局的關注,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他判斷契丹人一定在中原待不長,而按照後唐、後晉以來的天下慣例,高從誨認為最後有能力出來收拾殘局,建立新朝的,一定是出自代北武勳,素有人望的劉知遠。
於是,高從誨決定提前下注,他一邊按照一貫作風去使契丹人,表示臣服,薅耶律德光的羊毛。
一邊暗中派出使者去溝通劉知遠,表示南平國願意支援劉知遠稱帝。
甚至還可以供應糧草和兵馬,只需要劉知遠在事成之後,將郢州(湖北鍾祥)交給他管理就好。
而在密使啟程後不久,天下形勢,更加印證了高從誨的判斷,契丹人在中原橫徵暴斂不說,還他媽打草谷,一時間反抗風起雲湧。
而此時,一則訊息又深深刺激了高從誨。
那就是吳唐主李璟,得到了後晉徐州武寧軍節度使虎刺勒的歸降。
吳唐趁機將自己的國土海州併入徐州,改稱淮海節度使,駐徐州。
李璟加封虎刺勒為檢校太保、淮海節度使,武寧軍兵馬指揮使,封徐國公,賜彩絹五千匹,錢二千萬。
並調江北的建武軍到徐州協防,封虎刺勒長子虎威為南唐禁軍龍武軍副統軍,到吳唐都城江寧番上宿衛,以宗室女妻之。
至此時,南唐基本全有淮南之地。
歷來守江必守淮,江南政權能否安存,有淮南和沒淮南完全是兩個樣子。
加上去年王閩的連重遇、朱文進弒君自立,李璟趁機派大將查文徽領兵出擊,徹底滅亡了王閩。
這在中原大亂的背景下,以大唐宗室自居的吳唐,竟然有了天下上國的氣勢。
高從誨嫉妒的眼睛都紅了,為什麼?為什麼他高從誨勵精圖治十七年,還不如李璟這個二世祖混得好?
於是高賴子等不了信使回來,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哼!我高賴子裝了大半輩子孫子了,就不能雄起一把?
這吳唐摸得中原領土,我南平就摸不得?
於是高從誨先是派水軍一萬沿漢水而上,去攻打襄州。
而山南西道此時雖然人心惶惶,但襄州防禦使焦繼勳威望卓著,他親自上城頭率領軍民守城,南平水軍什麼便宜都佔不到,只能灰熘熘的撤軍。
隨後不死心的高從誨,又派六千步軍去攻打郢州,結果這次更慘。
郢州刺史尹實聽聞南平軍至,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很是興奮,覺得立功的機會到了。
於是,說是去取郢州的南平軍,還沒到郢州城下,就被尹實率數百壯士攔頭痛打。
南平軍前鋒兩千人一觸即潰,接著帶動了全軍崩潰,損兵折將退回南平時,只收攬到了接近四千人。
這一戰,實在是太羞恥了,直接把身在江陵的高從誨,氣得在床上躺了好幾天。
結果今天剛好一點,起來喝了一碗白糖粥,噩耗就到了。
高從誨面前的,是一個江陵商人,商人是得了周國使者的吩咐,來通知高從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