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蕃賊?你全家才是蕃賊!(第2/3頁)
章節報錯
恢復農墾。
為此,張昭特意將自己的義子,折從遠次子折德願派回了寧夏,傳達張昭的旨意。
最後,張昭敕命郭天策抽調精銳文武官員組成主帥參謀軍官團和後勤保障團-王翼司,郭天策任王翼司掌書記。
任命李谷為王翼司大軍轉運使,負責全盤運輸大軍糧草。
任命張烈成為王翼司大軍探查使,負責全面的情報分析和匯總。
任命閻晉為北面都部署,全權負責大軍在鄴都-滏水一線的對峙。
任命慕容信長為大軍先鋒排陣使,李存惠為副使,統帥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鷹揚鎮,以及兩千河西義從為大軍先鋒。
高懷德、趙匡胤、虎廣、馮繼業、侯仁寶為先鋒兵馬使,從魏州館陶一帶北上探查、騷擾。
這算是張鉊這十五年來,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了。
張聖人自己親領九萬大軍,加上符彥卿、高行周等人的一萬五千人,折從遠、吳巒、楊弘信的一萬五千人,折德扆的三千人,一共十一萬三千大軍。
加上動員的超過二十萬民夫,說是三十萬大軍實際上還保守了。
而這麼大的陣仗,當然不是單單為了對付劉知遠,就河東鎮的五萬人,用不著張昭盡起全國精銳,張昭這是要連著契丹一起橫掃,先收復燕雲,然後再把契丹人連根拔起。
四月初一,張昭在開封城北汴水邊築臺整軍,各軍將帥到齊後,張昭殺牛羊萬頭犒軍,與九萬精銳在汴水邊誓師。
並命參知政事、禮、刑二部尚書馮道起草討逆檄文,並傳檄天下。
張昭在檄文中歷數劉知遠的三大罪。
一是身為河東衙內兵馬使的時候,沒有勸阻石敬瑭賣國,以至於燕雲之地被契丹所奪,石氏賣國,劉知遠乃是罪魁禍首之一。
其二、劉知遠領石晉朝廷精兵鎮守國門,契丹兵臨黃河,劉知遠還在遷延不前、左右觀望,坐視契丹禍害中原,有不臣之心。
其三,石晉滅國之後,劉知遠不思為主報仇,反而勾結契丹,出賣河北之民,妄圖效法石敬瑭,借北虜之力入主中原,再做兒皇帝。
最後張昭康慨激昂表示,當先擊破劉知遠收復河東,再擊滅契丹,不但要收復燕雲,還要收復遼東、遼西,使金甌無缺。
。
。
已經出井陘關到達恆州的劉知遠接到檄文,只差點沒被氣死,因為當初石敬瑭賣國,他劉知遠恰恰是極力勸阻的那個。
而後來耶律德光入中原,完全是杜重威屈膝的結果,他劉知遠當時只有三萬兵馬,而且契丹還有萬餘人壓在猩口一帶,讓他動彈不得。
不是他不救,而是不敢救,雖然確有坐看的心思,但還不至於張昭檄文中說的,他是手握重兵就是見死不救。
更何況從這檄文中來看,就像是他劉知遠才是晉國覆滅的最大原因。
劉知遠當即就火了,命令郭從義率兵一萬增援郭威。
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萬超率軍五千羊攻懷州。
他自己則盡起河東鎮馬步軍三萬自恆州南下,準備先打垮貝州前出的符彥卿,然後迂迴包抄周軍。
同時劉知遠命白文珂督促在河東吐谷渾人,必須出最少七千騎跟隨河東兵馬一起南下。
而最重要的外援契丹,劉知遠命心腹王峻到幽州,催促契丹主耶律阮立刻發兵,自滄州一帶南下與他在貝州匯合。
咬牙切齒中,劉知遠也讓蘇逢吉起草了討伐張昭的檄文。
不過蘇逢吉水平不行,不如馮道這樣的文壇大老。
馮道能把文章寫得犀利無比,將本來反對石敬瑭賣國的劉知遠寫成了最大幫兇,簡直就是禍亂天下的最大罪人。
可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