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吉不行,除了說明張昭本是應晉主石重貴邀請入中原助拳,卻賴著不走以外,就只能罵人了。

他在檄文中罵張昭實際上是吐蕃奴部出身,是吐蕃奴兒,是蕃賊,冒稱大朝忠義之後,說是復興大唐,實際上是蕃賊陷中國,比契丹人還無恥。

不過張昭在渡黃河的時候接到這份檄文,簡直都笑嘻了。

蘇逢吉的檄文對他張昭的殺傷力其實有限,因為張家不但有族譜,還有歷代歸義軍節度使的大纛、旌節和大唐諸帝賜下的信物為證。

而且張昭的父親張承奉可是建了西漢金山國,稱了白衣天子的,對於張昭這樣的皇子出生,當然是要隆重記載在金冊上。

而曹氏代張以後,對張昭的一舉一動,也都派專人有記載,可以說身份硬的槓槓的。

但張昭麾下這些心腹,不是連父母甚至連自己生辰八字都不知道的人,就是六穀嗢末出身的身份存疑者。

他們沒有張昭這樣詳實的證據,經過張昭帶領他們大義歸國後,對於自己的民族身份更為敏感。

蘇逢吉這一封檄文,那是直接拿著長槍大刀捅他們心臟啊!

每一個吐蕃奴兒、蕃賊這樣的字眼,都深深刺痛了這些河西勇士的心,是把他們身上的光環扒掉扔進了糞坑中。

當日,檄文一到,黃河兩岸群情激奮,士氣和殺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就爆炸起來了。

無數兵將被嚎叫著不斷到張昭帥帳前請命,甘願做撞令郎,一定要去打殺了劉知遠和蘇逢吉。

呃,檄文字為增強己方戰力,瓦解對方意志所用。

但蘇逢吉這一罵,簡直就是神助攻,比張昭大撒幣搞熱血演講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