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在的中醫傳承表示了懷疑和質疑,但是現在的教育模式和醫學院校大都是根據西醫的方式照搬過來的,根本就不適合中醫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其實已經不符合中醫的傳承和發展了。
中醫教育並非單一的院校教育所能涵蓋的。比如學習京劇,無論是否經過院校教育,均需拜師一板一眼地學習唱腔,進而才能形成流派。這也是王志決定後期拜訪一下各個流派,看一看各個流派的現狀的原因。
其實現在王志的中醫學院帶領學生出去義診,現教現學就是流派的傳承方式,要是有了這些流派的幫助,全國的流派團結起來,中醫的發揚和壯大並不是空談,完全是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這種想法現在只是王志的一廂情願,在建國十幾年前並不是沒有人抱有如此想法,但是各個中醫流派雖然都是中醫的範疇,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歧義和不同的見解,想要統一起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不過別人完不成,就不代表王志完不成,他可是有著先天xìng的優勢的,他自身就是各種流派的總彙,跟隨各個時期醫術大家鑽研醫術多年,他的學識可並不是拘泥於一種流派的,算是博眾家之長,真要下功夫,這最後中醫流派之間的大團結並不是不能實現。
想到此處,王志只覺得豁然之間開啟了一扇大門,在揚名中醫的道路上他一直走上了一種誤區,他一個人的力量豈能和眾多的流派抗衡。
“眾位杏林界的同仁,我身為江東省的本地人,勉強算是半個地主,先對大家表示歡迎。”等待眾人都落座了,周易乾再一次說道。
“周老客氣了。”眾人紛紛表態,周易乾的名氣極大,在場的人都很給面子。
“我再次說明一下,康恩熙先生前來華夏是和大家交流醫術的,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不同的看法都可以提出來,和康先生辯論或者當場切磋,但是切忌惡語中傷,讓人笑話我們華夏不懂待客之道。”周易乾說道,說完話看到眾人都點頭同意,這才滿意的笑了笑,宣佈這次的交流會開始。
ps:各位友四更送到,今天再次一萬兩千字更新可值一張月票,各位多多支援,這月囉嗦的太多了,笑笑算是臉皮厚了,呵呵。
……
一百四十七章交流會之殊途同歸
() isH一百四十七章交流會之殊途同歸
“嘿!這康恩熙可是要舌戰群儒啊。”聽到周易乾說完,王志心中頓時冷笑一聲,不過就不知道這康恩熙有沒有諸葛亮當年的風範了。
“各位,周所周知,中醫誕生五千餘年,自黃帝之始,神農嘗百草,經理數千年積澱形成了這一門博大jīng深的學科。”開口的正是那位河間派的何正年。
何老先生坐在椅子上,眼睛不屑的看了康恩熙一眼,淡淡的說道:“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chūn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並且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說到這裡,何正年話音一轉看著康恩熙問道:“敢問康老先生韓醫誕生幾何,所依據為何?”這次的醫術交流會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課題,所到底也不過是眾多江東的中醫名流和康恩熙的對抗而已,是以一開始何正年就說了中醫的歷史淵源,反問韓醫的歷史,這話雖然刁鑽,但是也算是這次的話題範疇,不算是惡意中傷。
“哎!”聽到這裡,王志頓時有些興趣缺缺,搖頭嘆了口氣,此時在坐的可以說幾乎包含了大半華夏的杏林名家,如此陣仗對付一個康恩熙,即便是勝了也臉上無光啊,要是康恩熙僥倖勝了,這顏面可就丟大了。
“王醫生為何嘆息?”邊上的李巖看到王志嘆息搖頭,輕聲笑問道。
王志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