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安心的存在,以及她一直給予的堅定支援。

郭婉優雅地走向地球儀,手指輕輕勾勒著宋朝邊界的輪廓。

“楊奇夫子的巧思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世界,一個遠遠超出我們典籍侷限的世界。”她對著眾人說道,聲音中透著威嚴。

“想象一下各種可能性!我們的學生可以輕鬆地掌握地理的複雜性,想象遙遠的土地和文化。”她拿起一張展示傳統地圖的羊皮紙,上面的線條粗糙又扭曲。

“將這個和楊夫子精妙準確的發明作比較,”她說著,把羊皮紙和地球儀放在一起舉起來。

“哪一個更能真實地呈現我們的世界呢?”

年輕的教師們受到郭婉支援的鼓舞,紛紛表示贊同。

他們談到這些新工具的潛在益處,以及它們能在學生心中激起的興奮之情。

形勢開始轉變了。

甚至一些較為猶豫的學者也開始表達出他們的好奇心。

然而,趙元璋仍然不肯讓步。

他挺起胸膛,臉漲得通紅,滿是憤怒。

“這……這太荒謬了!公然無視我們祖先的智慧!”

“尊重傳統並不意味著停滯不前,趙夫子。”郭婉反駁道,聲音平靜而堅定。

“這要求我們努力追求進步,尋求新的方法來照亮求知之路。”她轉向楊奇,唇邊帶著溫暖的微笑。

他們之間那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清晰可感。

,!

“也許,”她目光閃爍地提議道,“一個實際的演示會減輕趙夫子的擔憂。”她朝李示意了一下,李已經迫不及待,激動得渾身發抖了。

“小李,你願意加入我們嗎?”李眼睛裡滿是期待,幾乎是朝著地球儀跳了過去。

他伸出手,手指懸在色彩鮮豔的球體上方。

“告訴我們,年輕的學子,”郭婉開始說道,“你會在哪裡找到……”

冬日的暖陽透過窗欞,在簡陋的工坊內灑下一片金色的光輝。

楊啟抹了抹額頭的汗珠,看著眼前那幾臺初具雛形的“教學神器”,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些所謂的“教學神器”,正是他耗費數月心血,結合現代科技知識與宋代工匠技藝,打造出的簡易版電動機演示儀。

雖然與他那個時代的精密儀器相比,顯得粗糙笨拙,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卻足以稱得上是劃時代的創舉。

他用木板和銅線製成了簡易的線圈,用磁石代替了現代的電磁鐵,又巧妙地利用水力帶動齒輪轉動,產生電能。

雖然動力微弱,卻足以帶動小型的轉盤,演示電與磁的奧妙。

“哈哈,終於成了!”楊啟興奮地叫了一聲,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這些機器運轉起來,讓那些終日埋首故紙堆的書院學童們,也能領略到科學的魅力。

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是書院的李學童。

他手裡捧著一摞書,臉上帶著期待的神情。

“楊先生,您說的那個新奇的教學工具,做好了嗎?”李學童好奇地問道。

“快進來看看!”楊啟興奮地招呼著李學童,將他帶到工作臺前。

李學童看著那些造型奇特的木質機器,臉上充滿了疑惑。

楊啟耐心地向他解釋了電機的原理,並現場演示給李學童看。

當轉盤緩緩轉動起來時,李學童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充滿了驚訝和好奇。

“太神奇了!這真是太神奇了!”李學童激動地跳了起來,一疊書被甩在地上。

“楊先生,您是怎麼做到的?這真是聞所未聞啊!”

楊啟笑著看著李學童興奮的樣子,心裡充滿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