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宣紙長條錦盒,看起來也格外神采奕奕。

今天的朝會上,趙牧要完成三件事:

首先,推薦黃石公出任治粟內史。

其次,帶蕭何進入殿堂,讓他展現曾被人看低的縣吏如今的風采。

最後,也是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獻上宣紙。這件事帶來的變革,猶如 一般重大。

秦朝的文獻至今仍使用竹簡,而宣紙的出現,必將顛覆這一切。學富五車的歷史即將結束,普通百姓也將擁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趙牧甚至迫不及待想見到群臣得知此變革後的震撼表情。

——

“蕭何。”

“卑職在。”

“跟我一起去上朝!”

趙牧說得堅決,令蕭何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夏侯嬰掌舵,蕭何帶著聖旨與趙牧一同乘車。隨著車簾被輕掀,咸陽的宏偉景象盡入眼簾。咸陽作為大秦的心臟,其城內建築越來越多且越發奢華,而咸陽宮則堪稱瑰寶中的瑰寶。

當車輛馳過寬敞的大道,氣勢恢宏的咸陽宮漸漸映入蕭何眼中。這座宮殿群見證了歷代秦王的匠心和雄圖大略,在秦始皇時代集結天下最頂尖工藝,終於建成眼前這般金碧輝煌、樓臺疊錯的盛景……

突然,幾下厚重的編鐘聲劃破寂靜。這時,馬車緩緩停於咸陽宮門前,那裡早已聚集了文武百官等待朝見君主。官員們紛紛轉頭注目那輛剛剛到達的馬車。

那是廷尉趙牧座駕!

自從扳倒治粟內史後,併成功審理超過一百件大案要案,趙牧在咸陽威名赫赫。很快,馬匹輕吟,車停了下來。

只見趙牧率先下車,接著蕭何隨後也步下車輛。遠處早已恭候多時的名臣宿將如王翦、蒙毅等人迎上前來,其中王翦立下了平定六國首功;而李斯在帝國的話語權遠不及王翦,王翦本人也因識時務,自滅六國以後不再多言朝政。

見到二人下來,群臣紛紛上前施禮致意,並以最誠摯的態度互相問候寒暄。這些表面功夫做得很足,顯得十分和睦。站在一旁的蕭何似乎受到大家關注的同時也成為話題之一,官員們立刻藉機會誇讚趙牧善於選拔英才,並努力拉近與他之間的距離。趙牧回憶往昔,在打倒治粟內史之前,朝廷裡的態度尚處於謹慎觀望之中,絕無今日的熱情洋溢。

“冠軍侯,可喜可賀。”“冠軍侯能覓得如此大才,令人佩服。”

儘管笑容滿面接受稱讚,但趙牧內心的想法卻無人知曉。

“感謝諸位將領厚誼,來日請務必蒞臨寒舍,必設宴相待。”

想到這裡,眾人看向身旁沉默但威風凜凜的存在——王翦以及他的兒子王賁,這對父子將軍以鐵騎征服六國聞名天下,除了一戰之敵蒙恬外鮮有敵手。

雖然楚姓熊氏、韓姓韓非子等古老世族已然衰退,但仍不可小覷其潛在影響力。

此時此刻的咸陽城內風雲暗湧。蕭何的目光流轉間從一位沙場老將來至年輕英雄,彷彿預見了一場場蕩氣迴腸的戰役。

王翦所取得的偉大勝利讓人仰止;儘管身為南蠻出身,蕭何並非楚 族的一員,他對秦始皇所倡導的一統天下事業心懷敬佩。在這個時代,“仁”、“禮”等儒家思想尚未成為主流學說,秦國也更偏好法家主張。

六國從未奉行儒家所強調的君臣之義,父為子綱;在這裡,官僚並不受制於嚴格的封建禮教,官員們可以自由穿梭於不同國度擔任要職。因此,蕭何並沒有像楚國貴族那樣深植心中對復楚的強烈情感。

隨著鐘磬聲起,咸陽宮的大門緩緩開啟,這一刻,蕭何心中豪情澎湃。他心想: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我蕭何終於來了!大秦帝國,我蕭何正式踏入了你的殿堂。我定當不負大人您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