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廷門口,宮門徐徐敞開,作為廷尉府主簿,蕭何跟隨著趙牧穩健地步入宮中。他看到的是裝備精良、威武雄壯的秦衛軍,這些士兵手持銳利的兵器,氣勢逼人。蕭何想到,如果這班將士征戰西歐對抗羅馬,必定會在歷史上留下赫赫英名。

隨著一聲洪亮而又悠長的鐘聲響起,統一六國的秦始皇邁步進了大殿。此時咸陽宮內,所有官員站起身來,齊呼參見始皇帝陛下。

秦始皇坐在他的龍椅上,環視了一圈後便將目光停在最前面的趙牧及他身後跪坐的蕭何身上。傳聞說蕭何能同時斷判多件案情,始皇心生欽佩。

趙高環顧一週,隨即宣佈:“各位大臣,若要上奏,請依次稟告。”

話音未落,有士兵進入大殿稟報,“陛下,公子扶蘇在外請求晉見。”

始皇帝微微點頭道:“准奏。”

這位比趙牧年幼兩歲的少年此刻正在門外,他即嬴政的長公子扶蘇,今年已17歲。身為皇子備受關注,其仁慈謙遜之風也為眾人所稱頌。

早先時候,扶蘇建立了咸陽城內的“招賢館”,吸引了許多六國知名學者,如淳于越、孔成子和公孫烏龍都成為扶蘇麾下的重要顧問。今日,三位賢才隨同公子一同踏入皇宮,其中尤以淳于越最為顯耀。

公子扶蘇恭敬叩拜,說道:“兒臣扶蘇拜見父皇!”

秦始皇輕嘆一聲:“去入座吧。”

扶蘇恭敬應允:“諾。”

透過這樣的描寫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敘事核心,並用新的語言和描述手段增強了故事的畫面感與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