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匿名信的案子應該怎麼破(第4/7頁)
章節報錯
容沒看到,專案人員無法判斷嫌疑人的作案動機、目的、語言習慣、地域特徵和其他資訊,對破案非常不利,要求要了解匿名信的內容,以獲取線索。於是專案組將請求向市局、市委、公安部的主要領導逐級彙報,首長們統一意見後出面去找雲鶴,但云鶴當場沒有同意,說要考慮一下。隨後就拒絕了這一要求。部裡考慮再三,不得不又去向總理彙報,總理親自出面去找雲鶴談話,指出個人隱私事小,中央會議的安全事大,不要讓下面辦案人員難做,雲鶴終於交出了兩封匿名信。
兩封匿名信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內容是說雲鶴30年代在魔都當演員時的一些男女生活問題。寫信人看來對雲鶴當時的那段生活非常瞭解,因為信中竟然列出了雲鶴當時所交往的一個個男子的姓名、職業以及地址,甚至還描述了雲鶴對那幾個男子所作出的種種行為,最後根據上述內容對雲鶴進行了措詞尖刻的叱罵。
九、找專家鑑定
專案組決定請語言專家和痕跡專家對匿名信進行鑑定。3位大學中文系教授和一位名叫江南郎的痕跡專家被接到專案組,對隱去了姓名的匿名信進行鑑定。中文系的教授們得出的結論如下:
1、從送鑑文字的遣詞造句判斷,寫信人的年齡大約在五十歲左右,具有大學或者相當於大學的文化程度;
2、寫信人對30年代魔都文化界的情況非常熟悉,估計可能是當時文化圈的人;
3、從行文習慣及所用的詞彙、修辭看,是個男子;
4、鑑於解放後的變化較大,很難判斷目前所從事的職業。
江南郎的結論是:匿名信是用一臺“寶石牌”打字機打出來的,該打字機已經使用10年以上,打字者的打字水平不高,肯定不是專業打字員。
十、查打字機
專案組經過研究,教授們得出的結論實在是過於寬泛了,抓不住重點,決定“撇開一切,只查打字機”,以打字機為突破口。經向魔都市公安局查閱有關特種行業的檔案資料:全魔都共有81臺“寶石牌”打字機,分佈於10個區的81個單位,其中67家是與文化相關的單位,14家是工廠。偵查員隨即對81家單位進行查『摸』,排出了11名嫌疑人,這些人的年齡都在45歲以上,而且都有證據表明他們完全有條件熟悉30年代的魔都文藝界。
專案組緊作了10天,一無所獲,最後過了限期。總理心裡一直還掛著這個案子的呢,於是就親自過問了,案子破得怎麼樣了?為什麼還破不了啊?公安部首長只得請求中央再延長半個月的期限,並保證一定破案,然後繼續給專案組施加壓力。
專案組的偵查員分頭去曾經調查過的那81家有“寶石牌”打字機的單位,取回當場看著該打字機列印出來的數張字樣和幾十個常用鉛字。痕跡專家江南郎和專門從魔都字模廠請來的一位姓孫的技師對字樣和鉛字進行了鑑定。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鑑定,疑點最後集中到了一個名叫周伯芙的人身上。
周伯芙的情況是:女,45歲,21歲時考入魔都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後在“申通影業公司”等單位幹舞美、道具工作,解放後,在魔都電影製片廠工作至今。個人生活不順心,丈夫因生活作風問題被處勞教,現在皖省農場改造,周本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已與丈夫離婚。單位上照顧她,安排在資料室工作。海燕廠的那臺打字機就在資料室,周不是專職打字員,但她會打字,不過不怎麼熟練。
,!
偵查員前往海燕廠進行秘密調查,瞭解到周伯芙30年代時曾和雲鶴在“申通影業公司”一起待過,兩人熟識。57年的時候,雲鶴來魔都時還戀舊請她吃過飯。平時,周伯芙興致所至時,喜歡對雲鶴大發議論,其內容常常尺度極大,令人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