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匿名信的案子應該怎麼破(第3/7頁)
章節報錯
名叫杜雷思的前宣傳科長在魔都生活過又政治上不可靠可能有作案嫌疑。
但很快對杜雷思的筆跡鑑定結果就出來了,與匿名信筆跡不符。這樣,對杜雷思的懷疑不得不打了折扣。當天晚上,專案組經過討論,決定暫時停止對杜雷思的偵查。
六、查郵戳
同日,赴京城偵查員也正在繼續進行偵查工作。偵查分兩路進行,一路是在京城船舶機械二廠內部查,一路則根據郵戳抓線索。偵查員透過郵電局協助查知:匿名信是投進那個在郵電局內部的區域圖上編號為168的郵筒的。該郵筒位於京城船舶機械二廠5條橫馬路外的一條叫“刀把子衚衕”的衚衕口,屬於大名鼎鼎的『潮』陽公安分局管轄範圍。
七、查往郵筒裡寄信時出現的可疑人物
『潮』陽區的群眾們時刻警惕著,眼睛都是雪亮的,偵查員在『潮』陽分局的配合下透過大量走訪時很快就『摸』排到了一條重要線索:一個名叫鍾覺潛的小學生在經過刀把子衚衕時看見一個大約十五歲左右、騎腳踏車的男孩往郵筒投入了一個右下側印著一排紅『色』鉛字的牛皮紙信封。
當時有腳踏車的人家不多,小孩騎腳踏車是很扎眼的,偵查員隨即以此點著手迅速查明瞭那個男孩的情況:他名叫王木子,其父王動1900年出生於李加坡,畢業於阿美利堅落櫻大學文學院,曾在明珠、魔都當過幾家報紙的記者,抗日戰爭前期,他在魔都神秘失蹤3年。抗戰勝利後,他去了北都,在北都大學教書。48年初,他突然去了寶島,半年後又突然返回。建國初期鎮壓反革命運動時,王動曾被捕過,但很快就釋放了,據說是幾位在民主黨派任要職的朋友保釋的。之後因身體不好而閒居在家。王木子的母親是京城船舶機械二廠的廠醫。
偵查員一致認為王動的疑點比較明顯:
1、30年代曾在魔都當過多年記者,有條件瞭解雲鶴當年在滬的情況;
2、政治歷史不清白,這也可以成為構成其作案動機的原因;
3、其妻在京城船舶機械二廠工作,有獲取該廠信封的條件;
4、其子王木子在特定時間內往168郵筒投入有可能是該廠信封的信件。
,!
於是,就決定與王動進行正面接觸。由於此人的社會關係複雜,其中還牽涉到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士,為慎重起見就向魔都方面進行請示。
專案組在會商線索時提到了王動,本來只是在專案組裡自覺做木頭人當背景板的李晨風聽到這個名字時大吃了一驚,立即一口就進行了否定,在會上表示王動的這條線索應該是錯誤的,這個人不會是寫匿名信的嫌疑人,要求專案組立即停止對王動的偵查。這個要求令全體偵查員都暗暗地吃上一驚,也在他們心裡留下了一個疑團。
這個疑團直到4年後王動因突患心肌梗塞去世後才漸漸在小範圍內得到透『露』:原來王動其實是我們的秘密黨員,早在31年的時候就已經入黨,長期從事秘密情報工作。由於王動的社會關係條件,組織上一直把他作為一個對敵工作中的備用力量放著,以備大用。解放初期鎮壓反革命運動時,公安機關不明底裡就把他逮了起來,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識自家人,結果直接驚動了總理,總理親自向公安部要人,於是公安機關當即釋放了王動。為了掩護王動的身份不被暴『露』,又留下了幾位在民主黨派任要職的朋友保釋的這樣的說辭作為掩護。此事,讓李晨風對王動這個秘密戰線前輩的名字早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堅信王動不會是寫匿名信的嫌疑人,總算是在專案組裡發揮了一回作用。
八、查信的內容
偵查工作繼續進行。在舉行案情分析會時,終於在各條線索都斷了以後,有不怕死的偵查員站出來提出由於只看到信封,信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