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網購在那時候還沒有很時新。

林麗認可強制儲蓄的觀念。在聽了講座後,就接受了他的建議,投保了一份每年4000元的投資連結保險。到了第二年,剛好遇到了全球金融風暴。進取型的產品收益率是負數。林麗也及時調整了產品的組合。

但是她看了系統裡的保單利益,她兩年投進去8000元,賬戶裡只有不到2000元。她當時認為這個產品投越多錢,虧得越多。於是就要求退保。但是她也怕同學的老公難做,還問了他退保,對他業績有沒有影響?

那個同學的老公也做了退保的挽留,不過林麗還是堅持要退保。她還請了這個同學和她老公在北海漁村喝茶,就為了讓對方心裡好受一些。於是很快就辦理了退保手續。

過了兩年,市場上終於有既有保障又有收益的萬能險出來了,那時候萬能險賬戶利率還有7%左右。林麗在丁羽給她講了之後,聽說其中可以保障30種重疾。她果斷就投保了一份每年保費6000元的。她當時感覺這才是適合她的,符合她需求的保險。

她自己也是在投保保險時走過彎路的 ,也是說過退保就是為了止損。因此在她自己做了保險後,都會很負責地給那些朋友們選擇和配上符合他們需求的保單。

在她第一次遇到有客戶要求退保的時候,那個客戶當時認為投保終身保障的重疾險不划算,保費貴,最後所交保費和保額持平。林麗也給他解釋了,按照他35歲的年齡,投保的費率就是這樣的。

但是那個客戶在第二年就後悔了,說一年9900元的保費,太貴了,還要交30年,最火也就比保額多3萬。他還不如買消費型的重疾險。他之後交的越多,虧得越多。林麗當時很希望他把第二年的保費先續保了,再退保。那時候也不懂得公司的退保規則。如果他先續上第二年,過幾日退回,就不影響自己的繼續率,客戶剛交進去的第二年的保費,也可以有可能透過 退費的操作退回來。

結果,她自己的繼續率被影響了,她當時也太實誠了。如果換成老業務員,一定會先勸客戶交進去,過幾日退出來就好了。對客戶也沒有損失,對業務員的繼續率和繼續率獎金也沒有影響。

那時候的客戶還是比較簡單的,退保就按合同條款退保,並不像之後幾年的客戶那麼多門路,還想著要去和保險公司拉扯,看看能不能多退一些。

當年她做新人那幾年,就遇到了兩個客戶退保。其中一個是交了一年後退保,另一個就是 猶豫期內操作退保。這兩個客戶都是她的中學同學。

在猶豫期內退保的那個客戶是因為老婆不同意。認為生活壓力大,還要每年交5000多元的保費。於是林麗幫他操作了猶豫期內退保,交進去的保費都退出來了。那個同學也很不好意思。

過了五六年後,這個同學跳槽去了一家大型的醫療器械公司做研發,收入還可以,可能對於當年的退保他還一直記得。當時看到林麗的朋友圈發了定期重疾險,就是那種消費險,30萬重疾保額,保120種疾病,交十年保費保十年,沒有現金價值的產品。按他年齡每年保費2900多元。

這個同學很主動就聯絡了林麗,要買這種保險。當時林麗也很意外,擔心他之後會不會退保,還多次確認是否就是要投保,有沒有想清楚,建議他想清楚再投保。

沒想到這個同學這次很堅決地說要投保,就這樣投保了這份保單。在送保單的時候,林麗見到了這位多年未見的同學,感覺他中年過得還是比較辛苦的。兩鬢已經白髮了。他說住在龍崗大運城那片,前兩年換了一套百來平方米的房子,現在房貸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二胎的女兒才兩歲。

這個同學家里人的保單都是買了消費型的保險,重疾險保額都有三五十萬,保費每年每個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