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拜正四品明威將軍,此刻正在一邊組織抵抗,一邊心中罵大街,這地方原本只是個小堡壘,只有幾百個兵,後來明軍勢力逐漸被後金壓縮,松山堡也變得重要起來,他這個四品官只得領著部眾在附近遊弋,慢慢就變成了常駐,本以為松山堡地理位置雖然重要,但畢竟靠著海,若是不拿下錦州大凌城等地,後金該不會這麼早攻打他們的,可偏偏人家還就不走尋常路的來了,而且一來還就是一萬多人,看著外面漫山遍野的大辮子,他就覺得自己頭皮發麻。
也不知大淩河方向究竟能否派出援兵,那可是他最後的希望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鏖戰松錦(二)3
三更一萬字求月票,感謝大家!
嚴格來說,松山堡跟大淩河方向沒什麼關係,跟錦州也沒什麼關係,他們屬於寧遠方面管轄,而那邊則算是廣寧的地頭,可如今不比天啟年,更加比不上萬歷年,萬曆年朝廷對抗建奴佔據優勢,哪怕輸了幾陣,但還能保住大局,天啟年時候雖說局面已經不怎麼樣,但好歹雙方還是互有攻守的,可如今這崇禎朝還沒幾年,局面竟然敗壞到如此程度。
作為一個四十來歲,經歷過萬曆、泰昌、天啟、到如今崇禎的四朝老軍官,他已經自詡能夠看淡很多事情了,可還是沒想到,當年近乎穩如泰山的局面,能夠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那時候要說自家鎮守松山堡,幾乎都覺得是無比安全的大後方,可如今當年的大後方,竟然也成了前敵戰場,要被一萬建奴攻打了,哪怕對方攻擊他們有其他目的,可終究還是在捱打。
至於說對方的目的,趙森大概能看出來一些,無非是大凌城那邊新來了一萬多人的明軍,讓正打算攻打大凌城的皇太極不穩當,這才派兵過來進攻他們,好把那邊的人調開,說起來那些明軍他還真的都認識,吳襄父子和秦良玉不必說,狗營的宋慶進遼東時也從他這邊路過,雖說兩人沒正經照過面,可好歹也算是遠遠見識過這位青年名將的風範了。
所謂自家人知自家事,趙森很清楚自己打仗沒多大能耐,能升到這個地步,完全就是苦熬苦業加還有點膽子的緣故,絕沒有什麼以弱勝強的軍事才能,他手下的戰鬥能力也不允許他這麼做,因此發現被包圍之後。立刻向大淩河方向求救,只是不知道對方是否會來,那邊畢竟也面臨著大戰。松山堡和自己手下這兩千弟兄的命運,陡然間變得有些飄忽起來。
第八次進攻了。趙森看著再次衝上來的辮子兵,心中的煩躁已經達到極限,若是對方一直打到底,大不了把這百十來斤報效給大明,也算是個痛快,可偏偏這些辮子兵每次都像是在磨洋工,往前攻打一陣。射出幾輪箭雨,立刻就回去,好幾次他都鼓足勇氣要跟對方拼了,卻每一次都找不到著力點。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頭,讓人好不難受。
這次又是如此,對面的騎兵風馳電掣般殺了過來,張弓搭箭下來上一輪,箭術說不上太好。至少比起那些蒙古人來差些,也無法給堡子裡造成什麼傷亡,被打了好幾次之後,大家夥兒也都學精明瞭,輕易不會冒出頭去找死。
騎兵齊射之後。弓箭手再次上來,同樣也是一輪齊射,趙森甚至懷疑來襲的莽古爾泰是不是洗劫了什麼地方的武庫,怎麼會有這麼多箭矢,可腹誹歸腹誹,他卻依然還要凝神靜氣的等著,誰知道對方是否用計策麻痺他,萬一這次要是真進攻,堡子裡面鬆懈下來,對方說不定還真就一股而進了,儘管明知這種可能性不大,他卻還是要繼續仔細觀察。
片刻之後,弓箭手停止射箭,大隊步兵衝了上來,高喊著不知什麼內容的號子,向松山堡正面開進,之前幾次可都沒有這個,看樣子是真想要打一打了,否則沒有必要把步兵也派上來,趙森的呼吸猛然間急促起來,朝依然有些懈怠的手下大喊道:“都他娘別在那挺屍了,弓箭手馬上頂出去,其他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