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都在發抖,甚至比當地百姓見官更加緊張,因為如果他們是明人,死了可能多少還有人幫著在意一下,但他們都是外國人,若是真的惹怒宋慶,被殺了誰都不會吭聲,完全是死了白死的路數,由不得他們不小心在意。

當然,他們不會明白,宋慶心中已經樂開了花,不會讓他們任何一個人輕易損失掉,這年頭東西方科技雖說還沒拉開多大距離,甚至有些方面東方依然佔優,但在火銃火炮和造船等方面,西方可真的要更先進些,這並不是大明手藝匠人不如別人,而是沒有傳承習慣,師傅教徒弟都要留一手,時間久了祖宗的玩意越丟越多,沒了傳承自然無法在其基礎上進步。

而且兩邊的匠人有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東方這邊不喜歡記錄資料,這其實也是師傅教徒弟的路數,因為資料只有師傅知道,都是記在心裡的,如果都記在了紙上,豈不是人人都能會做,而且東方人更加在乎寫意,就好像我們的水墨畫,意境方面都是極好的,放在文藝上絕對沒有問題,但同樣的思維放在理工方面,就真心不值得提倡了。

山高萬仞,你量了嗎?

兵馬五七千人,你算了嗎?

尤其是兵馬方面的問題,宋慶已經受夠了這種大概其的浪漫主義風格,報信時候似乎這麼說出來更有詩意,可這是在打仗,有時候少算幾百上千人,整個戰場形勢都不一樣了,他已經在狗營之中實施了精確計算數字的政策,如今多少也算有點成效,大家已經開始說幾千幾百了,雖然無法再繼續精確下去,因為敵軍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再精確下去有多少人,但總算不會給他說出五七千人那種兩邊不著調的數字了,因此最近打仗才覺得踏實好多,不會擔心突然殺出一支漏算的人馬了。

內心深處強烈吐槽之後,宋慶找人將這些葡萄牙人帶去城外狗營的地盤,這幫傢伙他誰都不打算給,全部都要帶回徐州,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必須去處理那些不能帶回徐州的傢伙,那些人其實他最初一點都不關心,不過後來發現如果要給耿仲明和孔有德等人脫罪,還真是離不開他們,也只得滿心不情願的去了另外一邊的牢房,看望被關押的各位大人。

第 333 章 安頓

不得不說的是,這些東江叛將們還是有些良心的,哪怕是李九成那種性格很混蛋的傢伙,也只是霸佔了巡撫衙門,對於巡撫孫元化以及下面的一應官佐並沒有為難,更沒有殺戮,當然這也有他們存著將來招安的心思,因此才沒有擅殺朝廷官員,更沒有對封疆大吏如何,不過造反這種事很容易讓人瘋狂的,比如說李自成那種,可是連王爺都殺,比起流寇來東江系算是非常人道了,至少宋慶見到這批人的時候,大部分人還都非常健康,只是臉色有些不那麼好看。

臉色不好看很正常,再怎麼寬宏大量好脾氣的人,被人家從高高在上的雲端拽下來,跌落到泥地裡一個來月,臉色也不會好看的,至少宋慶覺得孫元化的養氣功夫已經很不錯了,見到他的時候既沒有像那些年輕官員似的痛哭流涕,也沒像那些死硬派似的依舊用高冷的腔調和做派跟他這個武夫說話,完全不把他這個救命恩人當回事,老大人只是很安靜的坐在那裡,彷彿在自己家中喝茶聊天一樣,口氣輕鬆的問宋慶道:“城裡的事情都收拾妥帖了?”

“都妥帖了,請老大人放心。”宋慶口氣非常恭敬,並沒有擺出一副拯救者的高姿態,眼前這個老人畢竟是巡撫,朝廷只要一天沒撤他的職,他就是登萊的最高長官,自己雖然是過來平叛的客軍,也要老老實實的陪人家說話。

孫元化輕輕搖頭,平和的臉上總算是浮現出了表情,卻不是什麼大人物的矜持,而是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澀,嘆口氣道:“當日收留他們時。老夫可沒想過能釀成此等大禍,派他們去吳橋的時候,也沒想過今日這般光景,如今說什麼都完了登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