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此言,潘佑的身子又是一震。

他猛抬起頭來,以一種詫異的目光,重新的打量著眼前這年輕人,眉宇中透露出來的,皆是不可思議之色。

石韋倒是被他這驚異的眼光瞧得有點不自在,便謙遜道:“這首詞是晚生閒暇之時,信手而作,讓潘大人見笑了。”

潘佑漸漸的將那份震驚壓制下來,仔細的又端詳了那首《雨霖鈴》一番,忽又問道:“遠志,你還有其他的詞作麼,不知可否讓老夫一併賞評賞評。”

石韋知道他這話什麼意思。

這潘佑顯然比其女兒要沉穩許多,未憑這一首驚豔之詞,便肯定了石韋的才華。

石韋琢磨著還得“抄”一首詞來讓這潘佑信服,只是光抄柳永的似乎不太合適,他心中將那些背過的名作過了一遍,很快選定了一首。

當下他便欣然道:“既是大人有興致,那晚生就寫一首去歲所作的詞,讓大人點評點評。”

一聽石韋又要作詞,潘紫蘇忙是親自研墨。

石韋提起筆來,沾得幾許墨香,閉眼細細的回想了片刻,再次睜開眼來,筆走如風,毫不停滯,須臾間便寫下一首詞。

潘紫蘇將未乾的墨跡小心捧起,清了清嗓子,緩緩念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當潘紫蘇將李清照的這首《聲聲慢》讀罷時,那清豔的容顏上,已是欣喜滿面,那般表情,儼然比當初文會時,看到石韋一展身手時還要驚喜。

“爹爹,石公子這首詞,實在是……”

她的贊絕之語尚未出口,潘佑已迫不急待的將那未乾的墨紙一把奪過,彷彿捧著一張金箔一般,雙手顫抖著反反覆覆的端詳。

未幾,他抬起頭來,正視著石韋,捋須慨嘆道:“這兩首詞,堪稱絕世之作,遠志,老夫是真沒想到,你除了醫術高超之外,竟還有這等出眾文采。”

潘佑以文采出眾而得當今聖上青睞,當今南唐國中,能得他這般評價之人,多少年來可謂屈指可數。

石韋卻一點都不感到驚奇,就算眼前這儒宦乃文壇泰斗,但比之柳永和李清照自要遜色許多。

只是他表面卻是受寵若驚,忙拱手謙道:“潘大人過獎了,晚生也只是於作詞之道略有些見解而已,至於文采出眾,卻萬萬談不上。”

石韋這是給潘佑打了劑預防針。

需知文采之道,並非只有做詩作詞,還有寫文論經等諸多門道,讓他背些名詞唬人還可以,若是讓他去寫文章,那便非露餡不可。

潘佑卻呵呵一笑,捋須說道:“人非聖賢,豈能樣樣精通,遠志你既通醫道,又精於詞作,單隻兩樣,已足堪稱我朝難得一見的俊傑。這樣吧,老夫明日就推薦你加入那集賢閣。”

聽到“集賢閣”三個字時,石韋的心頭不禁微微一震。

第六十一章所謂才俊

更新時間:201271420:35:45本章字數:4383

第六十一章所謂才俊

(感謝阿門兄打賞,下午有急事,這章稍晚了點,見諒。)

這集賢閣可是相當有來頭的。

當年李煜為太子時,曾開設崇文館,專門招集那些精於文學的文人墨客作幕僚,當年崇文館中的潘佑、張洎等傑出之輩,而今都已升任為當朝重臣。

後來李煜登基為帝后,便將這崇文館改名為集賢閣,並專門在皇城一隅選定一殿作為其所在,繼續召攬有才華的文人墨客。

但凡能進入這集賢閣的文人,只要詩詞文賦討得李煜些許賞識,便可不經科舉,直接被委以官職。

所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