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舊日遺留與新的時代(第2/3頁)
章節報錯
漢人相貌的沙陀人)和假沙陀(指從西域來的黃頭粟特等人種)之分。
在這樣的風氣下,康家堡的這支人要想翻身,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堡中多出幾個長征健勇,甚至入選禁軍、親軍,輪到番上義從的時候,也不被別人擠佔。
因為唯一能在張週一朝抹除相貌劣勢的,就只有軍功了,有軍功就有地位。
等到地位上來後,周圍漢人相貌的家族,就不會牴觸與他們康家聯姻,這樣幾代人下來,就不那麼顯眼了。
現在沿河堡被賊人攻擊,就正是他們最好的機會,族長抓著兒子康三郎的手,立刻就開始了吩咐。
“五郎、六郎、九郎、十四郎跟在三郎身邊,你們五人有馬,一定要很下手殺賊人。
其餘各持兵器棍棒,將賊人往三郎他們這驅趕,就算打死了賊人,也得把首級給三郎。
只要三郎當上了長征健勇,甚至積功去滑州中衛做個官上,咱們康家就翻身了。”
康三郎也對著周圍百十位本家團團一揖,“各位族親,康三郎不說多的,只要某家積功上去了,日後誰家出了健勇的後生,某也會像今日這樣把他推上去,壯大我康家。”
聽到耆老和康三郎父子都這麼表態了,族親們也紛紛點頭應承,齊齊的一叉手,老人小孩,丁壯健婦們都看著康三郎。
“願隨三郎一起殺敵,康家的前途,就拜託三郎了!”
吼叫聲中,族長帶著老弱婦孺開始往山上的寺廟中跑去,那裡勉強可以堅守躲避盜賊。
其餘人則浩浩蕩蕩的跟在康三郎馬後,一起往沿河堡殺去。
而且不止康家堡這一處,整個沿河堡所轄鄉里,不斷有丁壯聚集了起來。
這就是均田的好處,人人又恆產,人人有向上立功的心思。
除了他們以外,凡是看到了狼煙的各個巡檢司,也立刻都開始了調集丁壯和兵丁。
沿河堡,鮮血染紅了堡牆,來進攻的人,正是趙在禮和劉繼勳這兩原後晉河北節度使,招攬起來的三四百人。
其中一半是兩人控制的部曲,另一半是他們四處招攬的銀槍效節都留存。
當年張鉊與劉知遠在河北決戰之前,大量的魏州牙兵也就是銀槍效節都的餘脈,選擇了跟隨劉知遠。
當時雖然劉知遠看著要勢弱一些,但劉知遠遵循的是二百年以來約定俗成的玩法,張鉊則是挑明車馬,要終結武夫割據局面的。
所以很多兇心性難改的牙兵,都選擇了投靠劉知遠。
等到劉知遠在邢州戰敗,這些人很多都跑到山上躲起來,本來已經窮途末路了。
但後來張鉊為了儘快恢復河北之地的生產生活,選擇了打破塢堡釋放人口,釋放被豪族控制的奴僕,又招撫躲到山林和沼澤中的百姓出來耕種均田。
這種數十萬人口的大解放中,朝廷實在沒有那麼多合格的官員來逐一清查,這些人也就藉機隱藏了起來,直到現在被趙在禮等招募。
這些昔日河北牙兵的遺存,戰鬥力還是很高的,魏博牙兵啊!大唐亂了多少年,他們就兇勐了多少年,甚至是能決定梁晉大戰的結局。
雖然現在奄奄一息,但也不是這沿河堡一百多人能抵擋的,堡中能打的不會超過二十人,特別是這種小規模戰鬥,銀槍都更為擅長。
可是一打起來,形勢就開始變化,因為趙在禮等沒順利拿下沿河堡,其實已經失敗了。
他們的策略,是趁亂渡過黃河後,燒燬白馬渡的浮橋,再南下到宋州一帶響應北上的徐州武寧軍。
從滑州到宋州商丘府,足足有上千裡之多,這就要求他們鬧出的聲勢不能太大。
特別是燒燬白馬渡浮橋這個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