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最終的方案是成華大廈等固定資產從徐城煉油划走,梅鋼集團注入四億資金,作為從徐城市手裡接手徐城煉油四億股法人股的代價。此外,徐城煉油再每股作價3。3元,向梅鋼集團、眾信投資、渚江投資、鴻基投資等機構及個人定向增發八億股流通股,以收購他們對梅鋼一廠、二廠的全部股權,以同樣股價向徐城地方上的長信證券等機構增發一億流通股,以增加3。3億資金的儲備。
長豐及合元證券沒有參與增發。
即使他們能同樣拿出三億多資金來,但總盤子擴大到十五六億股之巨,長豐及合元證券參與增發也沒有什麼意義。
不過渚南煉油一體化基地,在徐城市的強烈要求下,從最初方案的每年五十萬噸原油煉化設計能力,上升到每年一百萬噸,規模增加一倍。
向徐城地方證券機構增發新募的資金,加上梅鋼集團注入的資金,都將用於這個煉化基地的投資上。
除了亭西油田每年向渚南煉化基地提供五十萬噸原油外,此外梅鋼集團還將要提前在新浦興建原油碼頭,作為原油中轉港,每年再額外向渚南煉化基地轉輸五十萬噸的原油。
徐城煉油廠有原油進口煉化的額度,不多,只有六十萬噸,卻是國內十二家擁有原油進口煉化資質的企業之一。
作為梅鋼集團額外投資建原油中轉港、同時擴大渚南煉化基地投資的條件,這張批文就從上市公司轉到梅鋼集團名下。
在定向增發之後,徐城煉油將更名梅溪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繼續上市交易,梅鋼集團將為梅溪工業集團的控股母公司。
如此一來,就形成渚江投資、眾信投資與淮能集團、梅溪開發投資集團對控股母公司梅鋼集團聯合持股(其中代表電力部國資性質的淮能集團與代表地方國資性質的梅溪開發投資集團總持股比例為51%,保證梅鋼集團的國資控股性質不變),而在一下層股權結構裡,形成渚江投資、鴻基投資、眾信投資及梅鋼管理層,與梅鋼集團對上市公司梅溪工業聯合控股的局面。
這次借殼之後,除了透過梅鋼集團對上市公司梅溪工業持股,眾信投資、鴻基投資、渚江投資以及梅鋼管理層還將對上市公司單獨持有若干千萬股流通股——雖然這部分流通股在方案里約定的鎖定期長達二十四個月,但也能讓孫亞琳、宋鴻軍等人最初對梅鋼的產業股權投資部分的完成證券化。
沈淮表面上跟梅鋼集團沒有直接的關係,由汪康升代表梅鋼與徐城市屬國資工委籤置草案協議,也是由汪康升、錢文慧等人應付媒體的採訪。
在省迎賓館用過宴後,沈淮與汪康升等人回到東華駐徐辦、東華大酒店,與最終選擇留在徐城煉油廠的管理層及技術骨幹見面。
魏風華、鄭建章、周蓉等人的檔案材料,沈淮都已經翻爛了,不過他此前實在脫不開身來,沒有參與具體的談判,跟魏、鄭等人也就接觸過兩次,談不上有多深入。
不過孫亞琳、錢文慧、徐溪亭,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幾乎跟這幾人天天見面,對魏、鄭等人的評價還是相當正面。沈淮自然也相孫亞琳她們的眼光。
雖然徐城煉油廠這些年虧損嚴重,存在的問題很多,但魏風華、鄭建章、周蓉等人,還是稱得上徐城煉油廠的中堅骨幹,專業能力不容質疑,年齡也都在四十歲左右,正值幹事業的壯年,精力充沛、事業心強。
渚江煉化基地的建設方案,他們都參與前期的籌備工作。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啟動一百萬噸年煉化產能的渚江煉化專案建設,將舊廠遷出來,梅鋼除了派遣財務人員跟名義上的煉化公司董事長外,具體操作層面的事務,沈淮還必須得用他們。
魏風華今年三十八歲,個子有些矮,比徐溪亭還要矮半頭,臉頰有些瘦長,其貌不揚,卻是徐城煉油留下來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