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李中郎(第3/5頁)
章節報錯
式,在雒陽開始著手組建雒陽行會。
論規模,雒陽行會的規模比之海西不曉得大了多少倍。所以海西的種種規章制度,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必須要進行修改,才能夠得以推行。不過,透過曹朋的這個關係,雒陽和海西,也搭上了關係。海西有雒陽奇缺的鹽,糧食等物資,而雒陽也有著海西無法比擬的優勢。
用曹朋的話說:這叫優勢互補。
至於兩地具體如何合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鄧稷和陳群不可避免的要進行無數次的磋商,甚至需提報程昱,還要報備至許都,交由尚書令荀彧批准。總之,如果兩地真的能夠合作起來,曹朋估計沒一兩年的扯皮,難以成事。
不過,這一切與他已沒了太大的關係。
曹朋在解決了蘇家一案後,一下子變得悠閒自得。
或是陪著母親和黃月英,等西山香山而望,或是領著黑眊圍獵。平日在家時,不是看書練字,就是與甘寧切磋練武。期間,曹朋還和胡昭通了幾次書信,向胡昭請教了一些學業上的問題。
得知曹朋一心學《論》,胡昭也很高興。
他認為,《論》淺顯易懂,但也是仲尼一生學問的精華所在。
曹朋找到了《聖人》的精髓所在,能夠把《論》讀好了,對曹朋而言,無疑是受益匪淺。
同時胡昭還告訴曹朋,他準備將《八百字文》在臥龍潭書院推廣,作為蒙學讀物。
看得出來,胡昭一心鋪在這教育上,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在入仕為官。在歷史上,胡昭也確實如此。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胡昭在歷史上聲名不顯。人言‘孔明’,必是諸葛。殊不知,在建安之初,諸葛仍在水鏡山莊苦讀,而臥龍孔明之名,所指的也只是胡昭……
“要我押送兵械回雒陽?”
曹朋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陳群。
陳群則一臉的苦笑,“你別看我,我也沒有辦法……當初我向曹公***你的時候,曹公也言明是‘暫與我’。如今,雒陽之事已趨於平靜,曹公這時候要你回去,必然是委以重任。
友學,此去許都,你必然飛黃騰達,可喜可賀。”
嘴上是道賀,可臉上卻看不出半點道賀之意,而是一臉的奸笑……
“我這才來雒陽一個月啊。”
“很久了,一個月三十天,難道還少嗎?”
“長文,你怎能這樣?分明是卸磨殺驢……呸呸呸,你才是驢。你這分明是過河拆橋嘛。”
陳群聞聽,不由得哈哈大笑。
笑罷,他嘆了口氣,輕聲道:“其實,有你在這邊,我的確是省了很多的心思。
你現在這一走,我心裡著實不捨。可是曹公有命,我也攔不住。不如這樣吧,今晚就在你家,我為你送行……三日後,你要啟程離開。在你走之前,你必須把那些菜餚的做法,教給我的廚娘。”
前兩句,說的格外動情。
可後面的,簡直就不是人話……
曹朋氣得暴跳如雷,而陳群則嘿嘿直笑。
不管曹朋是不是願意,這老饕看起來今天,是不打算走了。
曹朋讓步鸞去準備飯菜,而後他和陳群在門廊下坐著。
“對了,黃小姐家裡,可曾有訊息?”
曹朋搖搖頭,嘆了口氣,“月英寫了好些信去江夏,可是那位老大人,根本就不願回覆。”
“也許,不是他不想,是沒時間吧。”
陳群道:“我今日剛得了訊息,說孫策跨江攻打江夏,險些使黃祖喪命。”
“哦?”
“江夏那邊,現在亂成一團,承彥老大人估計也顧不得你們。自年初孫策得了六郡之地,越發狂妄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