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那新任的南蠻王孟獲,是一個極有野心之人,繼位以來,一直在小心試探。可惜劉季玉卻沒有覺察,對南蠻絲毫不存防範。長此以往,必成大禍。”

南蠻,孟獲?

孟獲已經出世了嗎?

對於這個名字,曹朋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前世聽評書演義,七擒孟獲的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猶記得,當初聽七擒孟獲的時候,時常譏笑那孟獲不知羞恥。重生十載,由於種種緣故,幾乎快將此人忘記。沒想到卻從法正口中,又聽到了訊息。

孟獲?

曹朋嘴角一翹,不由得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法正喝了一口酒,看著曹朋,猶豫半晌後輕聲道:“公子,莫非想攻取西川?”

“哦?何以見得?”

“公子這幾日,三句話不離益州。

若非要謀取益州,何來如此掛懷?不過以我之見,此時攻伐益州,並非最佳時機。益州雖出現亂象,但劉季玉麾下,尚有能人無數。他文有黃權、劉巴、鄭度,武有嚴顏、張任、冷苞……這些人,皆非等閒之輩,若無外因,必做殊死抵抗。而且益州地形複雜,若沒有一個全盤的瞭解,想要攻取益州,勢必要耗費巨大的力量。我知丞相實力雄厚,奈何幷州高幹,江東孫權,還有那劉備劉玄德擎肘……故而要去西川,時機恐怕還沒有成熟啊……”

曹朋敏銳的覺察到,法正言語中,提到了‘外因’兩字。

他心裡一驚,扭頭向法正看過去,半晌後若有所思,輕輕的點頭……

“如今沅水休戰,公子可有看法?”

“沅水休戰,無非是丞相害怕耽擱了農時……待春耕結束,沅水必然再啟戰端,有何古怪?”

“可依我之見,丞相如今的心思,怕不在長沙,而在江東。”

曹朋心裡一動,對於法正的話語,卻沒有感覺驚異。

赤壁之戰嘛……曹操不打江東,何來赤壁之戰?不過,聽法正的意思,似乎並不贊同曹操此時與江東開戰。此前,曹朋自信滿滿,有他參與,曹操赤壁之戰,焉能敗北?連環計?龐統如今遠在河西;苦肉計?闞澤而今也在涼州。而甘寧,則駐守合肥,正在與孫吳鏖戰。

這主角都不在,又有何擔心之處?

至於火燒赤壁,沒有了連環計,沒有了苦肉計,就算那周瑜和諸葛亮能借來東風,又能怎樣?

所以,曹朋內心裡,對赤壁之戰的結局,可說的上是很有自信。

可是,法正為何……

“孝直,莫非另有高見?”

法正笑了,“高見不敢說,只不過有些許小小想法。”

“但講無妨。”

法正知道,這將是他的一次機會。

於是在組織了一下言語後,對曹朋道:“正以為,此時征伐江東,並非最佳時機。”

“何以見得?”

“俗語有云:北人騎馬,南人操舟。

此地域所致習俗,難以改變。若江東北上,必敗無疑。原因就是這江東少馬,難以征戰;可如今,卻是丞相南下,自然少不得要有精銳水軍。我知道,丞相在兩年前便命人在徐州東陵島興建水軍。可這水軍,卻不是一日可成……南人自古生活在大江以南,操舟已成為習慣,這期間差距,遠非東陵島兩載操演可以比擬。而此次丞相急匆匆征伐荊州,何也?無非就是為斷大江之龍腹,謀荊州水軍。這有一個問題,丞相,能對蔡瑁和他的荊州水軍,信任如公子邪?”

曹朋無語了!

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

歷史上,蔣幹盜信,便使得曹操殺了蔡瑁張允,令水軍群龍無首。

以曹操那種多疑的性格,恐怕除了少數幾個人,他誰都無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