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3/5頁)
章節報錯
信。似曹操對曹朋那種寵信,很難複製。可以說,整個丞相府下,無一人能夠如此。一方面,曹朋確有一些才能,令曹操難捨;同時,不管怎麼說,曹朋也算是曹操的族人,本家。而曹操對族人,對本家的關照,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至於第三點,則是曹朋那種性子。一怒之下,什麼都不顧,甚至不惜殺人犯法……這樣的性子,也不可能對曹操造成威脅,於是便造成了曹操對曹朋的寵愛。
換一個人試試?
就算是典韋許褚,也未必能如曹朋這樣的地位。
蔡瑁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甚至比諸葛亮荀彧還要厲害幾分,也不可能比得上曹朋所得到的寵信。
法正抿了一口酒,“蔡德珪,不過一介小人。
若非是他執掌水軍多年,而且又是荊襄大族之一,丞相未必會對他另眼看待。所以,只要使出一點點的手段,就有可能製造出丞相對蔡瑁的殺機。蔡瑁的本領如何,我不好說。但若論統領數十萬水軍,操演兵馬,只怕丞相府中,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可是在過去多年裡,荊州和江東交手,敗多勝少。若不是蔡瑁有個好妹子,換個人早就已經人頭落地,是不是?”
“是!”
曹朋無奈苦笑。
雖然說曹朋早已經提醒過曹操,但是曹操對水軍的關注,並不太大。
哪怕是在東陵島組建了水師,卻從未聽曹操詢問過。也許,在曹操的心裡,更看重荊州二十萬水軍的能力。不過,法正說到了一個關鍵:曹操帳下善於水戰者,幾近於無。那蔡瑁,不過是周瑜的手下敗將,卻已經是水軍的最佳人選。空有水軍,卻無人指揮,徒嘆奈何?
曹朋聽到這裡,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除此之外,劉備未除,西川未破,此皆心腹之患。
此時冒然出兵,征伐江東,丞相有三敗,而江東有三勝。”
“願聞其詳。”
“江東周瑜,威名赫赫。
自從孫伯符以來,歷經大小戰事不下百餘回,經驗豐富,智謀過人。
而丞相身邊,只有一個蔡瑁可用。
若換做普通對手,這蔡德珪或許能派上用場,可是要對上週瑜,只怕不是對手。此江東將勝,而丞相將敗。
江東水軍人數雖少,卻是百戰雄兵。
孫氏父子佔領江東六郡以來,從未停止過用兵。加之周瑜操演得當,雖不過數萬人,卻盡為精銳;荊州水軍空有二十萬,大都老弱殘兵,能用者不過十之五六,疏於訓練,士氣低落。
若與江東水軍交戰,必敗無疑,此江東之兵勝,而丞相之兵敗。
丞相徵召二十萬大軍進駐荊楚,然則皆長於陸戰;若取江東,無強橫水軍難以奏效,況乎尚有心腹之患未滅,便匆匆與江東交戰,此勢敗,而江東勢勝。以此三勝三負,若丞相強行對江東出擊,正已知勝負。”
曹朋聞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沉默許久,站起身來對法正一揖到地:“若非先生提醒,我險些誤了大事。”
旋即,曹朋猶豫了一下,沉聲問道:“那敢問先生,可有良策?”
法正溫雅一笑,“江東孫權,雖有六郡,卻因先天不足,難有作為。孫權更非孫伯符,不過一守門之犬耳,不足為慮。以我之見,放孫,捉劉,謀取西川。同時苦練水軍,以待時機。
洞庭,毗鄰雲夢,勾連大江,乃是最佳的練兵之所。
故正以為,先取武陵長沙,擊潰劉備。而後謀取西川……選拔將領,操演水軍,不四五年,待水軍練成,則江東可一舉拿下。公子何不請丞相,以重金與孫仲謀,令其不再防範。同時堅守合肥,廣陵等地,命東陵島水軍襲擾沿岸,***江東……公子於益州之計,未嘗不可,再施於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