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白銀的價值體系(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和看著臉色不是很好的朱棣,再想起陳羽方才所說,心中清楚這位陛下不好受,於是對著陳羽問道:
“陳兄,如果按照你所說,大明寶鈔最後將會變成一堆廢紙,這該如何是好?”
陳羽笑著說道:
“這還不好解決,聽我的,趕快將你們手中的寶鈔趁著還沒有瘋狂貶值,按照我所說的辦法,左手倒右手大量丟擲去。”
朱棣回過神來,下意識的問道:
“我們可以丟擲去,可是大明的百姓又該怎麼辦?”
陳羽嘆了一口氣說道:
“百姓怎麼辦不是我們幾個可以輕易決定的事,畢竟問題出在朝廷中的制度上,制度的問題可不是商賈該考慮的事情。”
“但最終百姓怎麼辦我還是可以回答你的,估計會將這些淪為廢紙的寶鈔拿去擦屁股,前提是不嫌硌得慌。”
朱棣聽聞抬起頭來,心態徹底炸裂。
陳羽在總結方面還是那樣的精闢。
給予厚望的寶鈔只能淪為擦屁股的工具?
尼瑪!
他依稀記得,當初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可是歷經數年,結合了大明的財政狀況與基本國情,最終才發明了開天闢地的大明寶鈔。
現在看來,寶鈔的策略,從洪武時期就錯了!
而且錯的離譜!
朱棣頓時眼睛一亮。
寶鈔是朱元璋犯下的錯誤,自己再怎麼說也只是延續了洪武時期的一部分政策,算是從犯,如果寶鈔的弊端在以後爆發出來,那麼洪武大帝一定會因此背上誣名。
可如果自己在永樂一朝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寶鈔問題,那麼說不定朱元璋的在天之靈定會高興。
自己以後下到地底,靖難之役罪過雖大,可是解決了洪武時期遺留的弊端,也算有一部分功勞。
朱元璋鞭打自己的時候,也應該輕些。
想到這,朱棣接過話茬道:
“陳兄弟聊天總要講究一個有始有終,我平日裡就喜歡與你閒聊一下國家政策,如今大明寶鈔有著如此嚴重的弊端,可是朝中一幫大臣能力簡直有待商榷,反正與陳兄弟比起來那是相差甚遠。”
“只是不知道朝中百官都想不出來的計策,陳兄弟能不能想出來?”
陳羽聽著朱棣接二連三的誇讚,很是滿意的笑道:
“那是!其他方面我不敢說,就拿朝中那幫朝臣在重大國策與眼界上,在我眼中都不過爾爾。”
“既然老朱你這麼誠心發問,那麼我就回答一下吧,讓你看看咱腦子裡是有真傢伙的。”
鄭和看著朱棣對著陳羽鼓吹的場面,他吸了吸鼻子。
這差距咋這麼大呢?
自古以來最受寵的臣子,恐怕也沒有陳羽這樣的待遇。
鄭和是姚廣孝的弟子,他可是知道自己老師發起火來,可是敢直接掀朱棣棋盤的存在。
看著陳羽這個樣子,如果以後有朝一日步入朝堂,那麼恐怕比姚廣孝在朝中的地位還要誇張。
陳羽頓了頓,說道:
“這其實很簡單,目前大明寶鈔主要基於朝廷信譽發行,信譽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拿出一點讓廣大民眾都接受的實物,用來對標寶鈔的價值,就比如真金白銀!”
陳羽看著老朱眼中的疑惑,繼續解釋道:
“目前大明是隻能由朝廷用手中的寶鈔,來單方面兌換民間的真金白銀;我說的對標不是單方向,而是雙向的,百姓也可以用手中的寶鈔來兌換朝廷的真金白銀。”
大明寶鈔是洪武時期發行的紙幣,在它之前,雖然宋朝和元朝也有紙幣的發行,但與洪武時期的大明寶鈔有著明顯的不同,大明寶鈔顯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