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吹噓起來,幾乎沒有停頓,鄭和在一旁想要插話都沒有機會。

數分鐘後,趁著陳羽換氣的功夫,鄭和趕緊起身給陳羽倒了一杯酒,笑著說道:

“掌櫃的,其實上一次聽你談論下西洋如何殖民將蛋糕做大,有些一知半解,不知道具體的步驟應該如何操作?”

陳羽一怔,問道:

“老馬,下西洋是朝廷的事情,與我等商賈無關,我們還是先聊聊接下來如何將精鹽生意做大做強!”

鄭和聞言,笑著說道:

“掌櫃的,精鹽生意來之前我已經聽說過了,咱在朝中有人,回去就給你擺平。”

“主要是先前你不說下西洋可以帶來巨大利潤,所以我特意花錢打通了關係,可以攜帶貨物參與大明第一次下西洋。”

陳祖義的事情解決了,這讓鄭和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可是接下來的航程應該怎麼辦,他有些拿捏不準。

畢竟,殖民這種事情,也沒有任何可以借鑑前人的經驗。

只能自己摸索。

可是有陳羽這樣的麒麟兒,完全沒走彎路的必要。

直接一步到位,按照陳羽說的進行就是。

朱棣愣了愣,隨後隱晦遞給鄭和一個讚揚的眼色。

沒想到鄭和現在反應越來越快,一氣呵成。

就像提前就想好了這樣的說辭一樣。

朱棣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掌櫃的,你說說如何才能將下西洋的利潤最大化,還有你口中的那個殖民應該如何進行。”

“如果可以的話,那到時候我也發揮一下人脈,從三個兒子裡面挑選一個,一同跟著下西洋牟利。”

陳羽聽著老朱與老馬的話語,欣慰著讚揚道:

“行啊老朱,老馬,下西洋我還是那句話,絕對是一個賺錢的買賣。”

“至於如何牟利,很簡單,去了之後老老實實跟著船隊做買賣就行;安全方面也無需擔心,出了事找鄭和,他給你撐腰。”

“至於殖民,我說了也沒用,難道鄭和能聽你老馬的?還是能聽你老朱的?”

“……”

鄭和心中一陣汗顏,坐直了身子,認真的說道:

“掌櫃的,其實我能進入第一次的航海編隊,除了花錢,還有就是我出身航海世家,學習了祖上留下來的航海經驗,有著豐富的航海知識積累,本身對航海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方面,鄭和親自同意我加入航海編隊。”

“而且哪怕鄭和優秀,終歸也是大明的第一次下西洋,肯定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比如該如何貿易,如何與海外的國家交流,這些如果掌櫃的告訴我,我說與鄭和聽。”

“如果聽進去了,這對我也是一次機會,說不定回來之後因功進入官場也說不定,那真的是完成了我做官的夢想。”

陳羽耐心聽完了老馬的話之後,心中感觸頗多。

老馬的夢想,有朝一日入朝為官。

這樣的機會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一年半之後,永樂一朝的首次恩科。

靖難之役致使大明官員大量流失,朱棣又想將建文時期的舊臣替換掉。

所以在在此基礎上就導致朝廷需要大量官員。

商人本身沒有單獨戶籍,沒資格參與恩科。

不過因需大量人才,所以商人子弟可透過買田置地,以民籍的身份參加。

這樣的條件在洪武時期也有,只不過第一次恩科期間政策更加寬鬆。

畢竟古代窮人,沒有資格讀書。

可以老馬的見識,估計很難在恩科中脫穎而出。

那麼就只能選擇第二條,靠朝中官員舉薦。

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