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章節報錯
早年生涯戰亂中出生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於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五月,陳友諒兵寇池州,不久又傳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省當塗縣[17])的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並要接著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朱元璋甚至對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作戰。明成祖像(後人繪)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將在下一年稱帝,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廟,為自己渡江後生的七個兒子逐一命名,第四子命名為“棣”[189],此時朱棣已經七週歲,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18]。朱元璋不僅為兒子命名,還制定了後世子孫取名的規則,每一支擬定了二十字輩分,朱棣一支的字輩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19][190]從小接受嚴格教育同年,七歲的朱棣與眾兄弟受到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朱元璋認為七個兒子“宜習勞”,命令朱棣與兄弟們都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時還要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135]由於朱元璋十分重視文教,朱棣與兄弟們幼年入學,接受了大儒教導的正統儒家經典教育[129],早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就在宮中的白虎殿為諸子安排了專門的讀書場所,登基稱帝后,太子與諸皇子讀書的地方改為文樓,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宮中建成“大本堂”,廣集藏書、延請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勳貴子弟便開始在其中讀書學習。[191]封王與成婚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冊封諸皇子為王,封十歲的朱棣為燕王,又設立大宗正院,即後來的宗人府,掌皇族內部事宜。[130]朱元璋認為,元朝的滅亡,有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強,皇帝不得藩屏之助。因此,分封諸王便是要讓藩王拱衛皇帝,以維護朱家皇朝的統治。[192]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朱元璋頒佈《昭鑑錄》,四月,頒佈《祖訓錄》給朱棣等藩王,令他們抄寫在王宮正殿和內宮的東壁[192],書中搜集了古代藩王的優劣事蹟,以對皇子們進行宗法教育。朱棣在宮廷中要遵守繁瑣的禮儀制度[192],經常要參加各種朝見和祭儀。[20]洪武九年(1376年),十六歲的朱棣與魏國公徐達長女徐氏(即明成祖仁孝皇后)成婚。朱元璋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即將前往封地,便派遣朱棣和秦、晉二王前往“中都”鳳陽,觀摩祖宗肇基之地[140],使他們瞭解明朝的基業由何而興。[129]自此之後,朱棣先後三次被派往鳳陽常駐,在練兵演武的同時,還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間生活[129],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史載朱棣在鳳陽時“民間細事,無不究知”,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朱棣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20][129]就藩北平結納地方官員培植力量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每位親王擁有被稱作“護衛”的少量軍隊,少的三千人,多的一萬五千人。名義上,親王不得干預地方事務。但是在緊急情況下,親王可調遣王國所在地的鎮守兵。每有軍事行動,諸王都要帶領護衛隨軍出征,那些在疆場上叱吒風雲的將帥,雖身為大將軍,有時也要受到親王的節制。[132]諸王初封時,明太祖都要為他們選一名僧人加以輔佐。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朱棣賜名姚廣孝[134]),是一位頗有謀略與學識的人,洪武十五年(1382年),道衍隨朱棣北上燕邸,後來與他交往密切,十分投緣[139],還向朱棣推薦了一位術士,名叫袁珙。這兩人都成了朱棣的謀士。朱棣還設法結納地方文武官員,以培植自己的力量。[21]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命朱棣擔任右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