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二年正月,史朝義敗走范陽和廣陽,朝降唐的守將所拒,只得北入奚、契丹,行至溫泉柵,唐軍追至,走投無路之下自縊於林中,歷時八年的安史 之亂遂至此終結。
大曆十年六月,獨孤貴妃薨。
十四年三月,汾陽郡王郭子儀幼子尚昇平公主。
十四年五月,代宗李豫病篤。二十一日,於大明宮宣政殿宣遺詔,令太子適監國。
是夕,李豫移駕宜春宮。
宜春宮雖位處太子東宮,然已被封閉十七年,軟榻抬入時,惟見蛛網結塵,鸞鏡蒙灰,不時有灰末由殿頂、樑柱沙沙掉落,宮女內侍只是屏息不敢發出任何聲響。抬至內室,內飛龍正使嚴明無聲無息揮手,一干人等皆斂息退下。
李豫躺在明黃耀目的軟榻上;緩緩的喘著氣;低聲如自語:“沒料到,朕,竟然讓她等了一十七年。”
嚴明雙鬢早已染就白霜,他環目四顧,眼眶微熱,說道:“娘娘一直在微臣心中。也在許多人心中。”
李豫似有所感,嘆息道:“可惜了素瓷,朕對不住她。”
“貴妃始終以為沈後孃娘不肯原諒她,一切是她的錯。為著當初娘娘一句‘魂歸太虛之時相見’的戲言,竟會傻到認為自己之死會令娘娘回宮見自己遺骸一面,可以讓娘娘與陛下重新‘相見’,居然在正值盛年之時,飲藥自戧!”嚴明感慨,“她的這片心,也不枉陛下冊她如此尊貴的位份——”
李豫倦怠的闔上眼,過了一會兒,又低咳數聲,仍是不說話。
“啟稟聖上,史官在宮外候旨。”內侍以極低極細弱的聲音稟報。
李豫半眯起眼,嚴明遂恭身退下。
史官年紀極輕,以史為姓,其父去年病故,世襲而就。
李豫問道:“本朝之史,卿家修撰得如何?”
史官揖禮,不卑不亢,“微臣由寶應元年始述,至今晨聖上宣詔令太子監國,無一遺漏。然高祖太宗早有遺制,聖上不可干預史官撰史。”
李豫低聲咳嗽,待喘息甫定,淡然道:“朕只想聽聽卿家是如何寫太子適生母沈氏的。”抬目直視史官,“你可有帶來?”這樣的病勢危殆中,眸光仍是凌厲迫人。史官深吸一口氣,不敢對視,恭身答道:“微臣沒有帶來。然微臣既日記萬事,自有執筆不忘的本領,所記每字每句,皆在微臣腦中。”
“那便吟誦與朕聽。”李豫斷然道。
史官遲緩一下,緩聲吟道:“太子適生母沈氏,吳興人,世為冠族,父易直,秘書監。天寶十二年,上為廣平郡王時,納為正妃,天寶十四年,生太子適。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妃從幸不及,流落民間,其後被拘於東都掖庭,上犯險迎回鳳翔。及上冊拜為太子,為太子妃。寶應元年,生昇平公主,月餘,以病薨逝,上感念痛哀。”
李豫以手指輕彈榻上明黃錦鍛,慢慢說道:“卿家實是能人,天下皆知沈氏忽失蹤跡,朕十七年遍訪三山五嶽,雖尋覓不得,但仙庾嶺、三皇山諸處均曾有傳她的蹤跡,卿家竟敢說她已然薨逝?”
史官一笑,微微恭身,“為史官者,必得有千眼千手,知天下人所不知,秉史直筆。”
李豫不置可否,復闔上雙目,沉默良久。
史官佇立原處,以為皇帝昏睡過去。正待呼喚太醫入內,忽聽李豫朗聲道:“卿家所述有誤,該當這樣記下:太子適生母沈氏,吳興人,世為冠族,父易直,秘書監。天寶十二年,上為廣平郡王時,納為正妃,天寶十四年,生太子適。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妃從幸不及,流落民間,其後被拘於東都掖庭。及上破賊,收東都,見之留於宮中,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復收東都,失其所在,莫測存亡。上遣使求訪,十七年寂無所聞。”他抑揚頓挫一口氣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