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別人對我所幹的事情有什麼反應”,他最為顧及的是自己的名聲和責任,他害怕承擔責任。而現在元老派和其它政治家卻試圖讓裕仁承擔責任。

停戰!

對日本無疑是最為有利的,近衛明白眼前的這位皇太子的內心深處迫切希望停戰,但是卻不願意承擔任何停戰的責任。

“……但是這些人的存在,卻已經無法改變只有停戰才能拯救日本的現實!”

近衛或許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顯得有些優柔寡斷,但此卻全不見過去的優柔寡斷。這個被西元寺公望稱為“像富士山一樣的傢伙”,或許正如富士山一樣從遠處望很漂亮,但到了近處看就全是岩石,粗糙不堪,但現在近衛卻知道什麼可以取捨。

“殿下……在軍部和政界都傾向於和談的前提下,少數人的意志已經不可能改變一切!”

抬眼見皇太子依然目帶怒色,近衛如下重藥一般提醒到。

在外界看來,日本帝國或許是鐵板一塊,但是實際上,皇室、政界、軍部卻是三個平衡線,後兩者效忠天皇,但對於中央政丶府而言,軍隊卻是難以控制的,天皇的意義就在於掌控、協調兩者,儘管對於絕大多數日本人而言,他們只有喊著“天皇萬歲”的口號才能勇氣去死,現在無論是軍政丶府都已經承認了失敗,少數人的堅持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管怎樣,總算可以預料戰爭即將結束了。我想,僅此一點就很好了。儘管還有各種討價還價的空間,但原則上只得接受中國人的媾和條件,不是嗎?如果不接受的話,戰爭還將繼續下去。不能再讓國民受苦了。”

在內心深處早已經承認了失敗的裕仁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抬眼朝一旁的祖父明治的戎裝畫像望去。此時他似乎明白了當三國干涉時期祖父明治天皇的無奈心情。

沉默良久之後,裕仁才緩緩張開了嘴唇,目中帶著一絲憤恨。

“在我國民付出如此慘重的犧牲、國家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被迫屈辱的接受中國人提出的媾和條件,對於我來說,是於心不忍的。但是今天我們必須忍難忍之事。……接受中國的媾和條件之前,帝國必須重建內閣,否則無從可談維護國體之言!”

近衛文麿看著面前的皇太子垂首說道。

重建內閣!

距5。21叛變距今已經足有10日,平定叛亂亦已有7日,但是內閣一直未能重建,如果是在平時,內閣或許已經建立,但是現在,誰都明白出任新內閣首相會面對什麼,新首相需要承擔起田中內閣留下的爛攤子,帝國戰敗的一切責任都將由新內閣以及新首相承擔,這注定是一個短命的內閣,新內閣的責任無非是在停戰條約上簽字而已。

正因如此,無論是政友會或者憲政會中任何一名政治家都不願意出任新內閣首相,去承擔這些責任。

“要是田中不死就好了!”

想到田中上奉中準備承擔戰敗的一切責任和屈辱,裕仁在內心深處婉惜道,這或許是裕仁對田中僅有的婉惜之舉,如果換做任何時候,在裕仁看來,田中都是死不足惜!

就在這時,沉思的裕仁在抬頭時似是無意的看了一眼不過只有32歲的近衛,而一直在觀察著皇太子的近衛文麿同樣看到了皇太子眼中一閃而過的詭譎,心中不禁暗間叫苦。

“文君,近衛家族為帝國曆史上聲名最為顯赫的“五攝政”之首,數百年來,近衛家族一直為帝國、為皇室盡忠,當年祖父明治有意在對露國之戰勝利後,以令尊近衛篤麿公爵為帝國之首相,可惜令尊卻在中國身染疾病去世,僅四十二歲!否則或許的令尊將會為帝國最年青之首相,如令尊……或許今天帝國也不至淪落此等境地,與中國交惡!”

在說到這裡時裕仁突然感慨萬千,無論是伊騰博文或是近衛篤麿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