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走到今天,已經形成巨大的影響力,甚至是一種整體的社會心裡慣性。要改革談何容易?

秦牧喝著柳如是端上來的香茗,細細地思索著,柳如是之前說了很多,她自認很有道理,但並沒有看到皇帝因此露出喜悅的神色;

聰明的她立即意識到,皇帝問她這個問題,絕對不簡單,她敏感地意識到,很可能又有一項影響到每一個人,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制度變革正在皇帝的腦海中醞釀著

秦牧想著事情,手上拿著筆,隨意的沾了沾墨,柳如是以為他想到了什麼,連忙上去鋪開紙箋,用白玉鎮紙壓好紙邊。

秦牧不等她壓好紙邊,就隨手寫下幾行字:

十年溝隍待一身,

半年千里絕音塵。

鬢毛如雪心如死,

猶作長安下第人。

寫完了這首詩,一張白紙寫去了大半,秦牧也不計較,連墨也不沾,又隨手在下面用更小更潦草的字型寫下:

落第逢人慟哭初,

平生志業欲何如。

鬢毛灑盡一枝桂,

淚血滴來千里書。

寫完之後,秦牧將筆往荷花遊鯉硯裡一扔,硯內的朱墨濺出來,一點點地灑在詩裡行間,如同一個落第之人新滴下的血淚,猩紅刺目。

秦牧有些疲憊感,靠在御椅上閉著眼睛,輕揉著太陽穴。柳如是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連忙上去幫他按摩著太陽穴,“陛下,您”她欲言又止,秦牧曾三試不第,柳如是以為他是想起了這些陳年舊事。當年他的心裡所承受的壓力,或許就和這兩首詩寫的如出一轍吧。

秦牧把頭順勢往她懷裡靠了靠,她酥胸綿軟,溫柔舒適,秦牧靠著不禁長舒了一口氣,然後隨口問道:“如是,你覺得寫下這兩首詩的人的心態正常嗎?”

“這落第之人,大致如斯吧”

“大致如斯?呵呵,你說的沒錯,但這種心態正常嗎?它真的正常嗎?平生志業欲何如?難道除了科舉,其他的事都再難以體現人生價值了嗎?難道不能金榜題名就會死嗎?什麼鬢毛如雪心如死,難道這個社會只需要官員,只需要政客嗎?這是一種被嚴重扭曲了的社會心態啊!”

***************

PS:俺個人認為,要想社會朝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下去,最重要的不是軍事擴張,而是思想的轉變,而要轉變整個的社會的思想,治本之策應該是改變科舉制度約束,不過這一點很難,寫到這,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寫得很慢。本來有一張存稿,以保證更新時間正常的,但現在,一張存稿也用完了,我會盡量保證依舊兩更,但是明天的更新時間可能不確定,在此先說一聲,同時,面對這樣一個專業學者也需要謹慎面對的大命題,俺要寫下去,需要死很多腦細胞,希望大家多鼓勵一下吧,月票,訂閱,打賞,你的每一樣支援,我都感激涕零,這也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第1103章 如履薄冰

***

原來的歷史上,到了清朝,科舉制度實際上已經是弊大於利,而且在西方列強的蹂躪下,中國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於是,才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為中華民族的未來高談闊論、奔走呼號。

他們看到了西方的船堅炮利,看到了科技的落後,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他們認為落後的原因是缺少人才,而缺乏人才的原因,是科舉制度的禍害。

科舉制度發展過程中,基本都是依附於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帶來了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也帶來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學技術;

西方列強用武力開啟了中國的國門後,傳統的小農經濟在外力的衝擊下,幾乎完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