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婚,兄妹也可以通婚,人類便充滿了無盡的內部仇殺,哪裡還有能力去抵禦外侵?如果我們確信人是由猴子變來的,那麼,猴王心態便是我們一定要戒備的。猴王佔據了幾乎所有的母猴,而把公猴要麼殺死,要麼趕往離母猴很遠的地方。大概同性性行為便是在這時候誕生的。猴王心理後來在那些帝王身上得到了印證。他們一旦打下江山,便把全天下的美女都網羅在自己的宮殿,任其擺佈。

有一個朋友說,人類為什麼非要婚姻,不要婚姻多好。我便給他講了猴王的故事,並且告訴他,像他那樣的書生,若是生活在猴王時候,要麼被殺死,要麼被迫進行同性性行為。所有弱者都是同一個命運。強者在統治這個世界,剝奪了所有弱者的性。但是,人類的婚姻改變了這種狀況。婚姻不僅僅改變了性亂的狀況,同時還誕生了同情、愛、憐憫等道德。所以說,婚姻是人類智慧的開始,也是人類倫理和道德的開始。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類需要婚姻。有了婚姻,人類的群體生活走向制度化,也就是走向文明。

那麼原罪又是什麼呢?基督教為什麼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呢?還是這智慧,還是與性有關。因為人類有了智慧,便不把上帝放在眼裡了,便要建起通天塔,使上帝不得安寧,甚至害怕。人類有了智慧,慾望也就無窮無盡,並想方設法來滿足這種慾望,這使得人類忘了真正的善。人類有了智慧,也就是有了婚姻和改變社會的能力,於是,人類不斷壯大,最後在這個世界上人滿為患。這便是另一宗罪。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到底人類需不需要婚姻(2)

從原罪的本質來講,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種罪孽。這與佛教對功業的認識相似。中國的道教也一樣,認為人的慾望本身就是一種罪,是擾亂這個世界的真正淵藪,而文明也就是最大的劊子手,它不僅使人類忘記了本性,還將人類帶往不知名的深淵。

但無論怎麼講,婚姻是人類區別於所有生命界的最大的智慧,它使人類走向繁榮與文明,但同樣也帶來了生命的毀滅。

從達爾文的《人類的由來》中可以看到,性的選擇和競爭是雄性始終進行自我改善和壯大自我的根本原因。固定性伴侶之後的雄性在沒有選擇和競爭力之後,便變成虛弱和沒有競爭力了,性的能力也在不斷降低。這也是弗洛伊德的觀點。這種認識在今天的人類中間可以說更為普遍了。由於工作壓力和對生活的虛無的認識,還由於女性崛起對男性意識的抑制,使整個人類的男性都普通地形成一種性的壓抑。性的能力即生命的原動力也隨之而減弱。有人對我國男性在解放前和解放後的精子數量進行過一次對比,發現解放後中國男人的精子數量在不斷地減少,越來越無法跟解放前相比。再舉一個例子,在城市中家養的貓比起鄉下家養的貓來說,其生殖能力和身體的健康程度都大不一樣。城市中家養的貓幾乎都是和尚和尼姑,*叫得悽慘無比,主人更殘酷,去給他們做了絕育手術。由於它們不再與其他異性來往,也由於它們再也不為生計發愁,所以它們越來越失去其本能。而同樣是家養的鄉下貓,由於其活動的範圍和受寵幸的程度遠遠沒有城市裡的高,它們反而是自由的。在溫飽問題沒有憂愁的情況下,它們仍然去找獵,保持其本能。同時,它們的兩性來往和生殖能力也沒有受到限制。所以,它們個個看上去野性十足(不像城市貓奴性很重),毛色也看上去光鮮非常。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城市中一閃而過的流浪貓。它們也比寵物貓強大,使人能夠瞥見原始生命的影子。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