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非是通曉一門,也是四下走動驗證長進,遍及黃河南北習技頗多,其名字也以高三、高山、高佔魁、高春鳴等許多名字廣外流傳。其技藝根基就有劉天虎悉心傳授之拳。
劉天虎也是馬黑子的授業恩師,此人曾與人協同刺殺咸豐,後來敗露隱於陝西三原。
這幾位傳拳創拳者都挺有意思,還有嘉慶年率眾攻入紫禁城的八卦教頭目馮克善,出自梅花拳門,傳出了戳腳門。
傳出螳螂門的俠盜於七,地躺門的無名初祖,杜心武的師徐矮子,傳董海川拳法的隱俠。過去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秘密,所謂難言之隱,後輩只能憑藉拳法源流而上,若失傳了技藝,空有一紙族譜也無用。
所以在一個時期裡是“只認拳法不認人”。師徒相傳的時間多有口傳心授的歌訣,因為只是口授,所以老師給分解的,弟子知道是哪幾個字,而老師分解不細的,卻不知道具體是哪幾個字。自此往下,就有的支別換了“藝”,或者丟了“藝”。所以如果是真傳而下,一看理解二看拳架,就知道誰是誰徒弟了。
只有不得真傳者,才照著拳譜猜疑那幾個字的含義。以歌訣記載秘密的不只拳法,就草原拉駱駝的領房,他們的秘密就是駝道。每個領房都有自己記憶的駝道,春季走哪裡,夏季走哪裡,白日走哪裡,夜裡走哪裡,哪裡有綠洲,哪裡有水井,都得記住。而記載這些的,卻正是“歌訣”。
這跟拳法歌訣一樣,沒走過正宗駝路,單憑猜測,能走上正道的機率微乎其微。
只是不同的是拉駱駝的知道這情況嚴峻,走錯了就是個死,所以都不會因為會唱歌而冒然挺進。
但練拳的四下蒐羅歌訣,靠著幾本“秘笈”抱著僥倖瞎琢磨的卻大有人在。
行走江湖,都有個避險息事的心態,但練武之人卻又有個好琢磨的勁兒。
南北戰亂,西北被攪的一團混亂,很多拳師都或出走或相互暗殺去了。西安城城樓高大堅固,回亂沒有被衝開,出此之外屍骨遍地。馬黑子因身份所限,來回就額外不方便。對關中武林界的事情也不甚知曉,只知道不少刀客都參與了反擊。
馬黑子不贊同同族做法,又不能幫著朋友殺自己族人,所以一直躲在外地。這也是當時很多拳師的做法,也正如此,才增多了交流機會。他本來不願意來,這跟他也沒關係。但聽說此地同胞頗勇猛仁義,有心意**拳法,便想順路一觀。因此心態,就額外注意起了鳳吟。
顯然這就想要過過手了。武雲賢跟馬黑子關係莫逆,跟鳳吟一家也不錯,就對馬道:“此次作罷,日後有得是機會。今日這後生以死者名義召集大家,定然是有難事求助。
我也聽說了,是不得才請江湖朋友幫忙,立了一個平地銅鏡擂。這擂是針對近日端了他家的毛猴所立,但顯而易見,名為毛猴,實際針對的是過去的舊仇,這後生希望做個瞭解。這就看出了後生不願手染血腥,又被人逼得無奈,定是請的綠林朋友做個公證的,不易啊。所以老弟,咱就不要再節外生枝了,能幫幫這後生就幫幫,不能幫看個熱鬧就好。”
一聽武雲賢這麼說,馬黑子道:“若是如此,那我替他出頭好了,不就幾個散亂賊匪麼,不在話下。我替他打了再打他。”
………【第八十三章 損剛益柔趕來往】………
第八十三章損剛益柔趕來往
來日方長,既然認識了後邊就好說了。鳳吟一一拜會,又回到外院的席上。武雲賢很是歡喜地與鳳吟一路並肩地走,顯得非常親近。看來定是從陳巖虎或者什麼人那裡聽到了鳳吟好的名聲。也應了當初感覺鳳吟跟青面是個可造之材,不妄以身相與地成就二人。
武雲賢在眾人裡是年紀最大的了,功高莫測又宅心仁厚,數十年江湖路上行走頗有威望。因為又會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