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注,還有電影、小說、戲劇、歌曲上的類比。
以劉向《說苑》中的《越人歌》來說吧,作者引出理學家朱熹和近代啟蒙思想家梁啟超的觀點,隨即引電影《夜宴》中的一幕,青女在豔麗的血紅大殿中,清唱《越人歌》,點逗出那份孤寂。於是又有金庸筆下程英,獨自夜色奏《淇奧》,與這首《詩經&;#8226;衛風》做了比較,演繹了同樣一個故事,那就是《越人歌》中的一句……心悅君兮君不知。隨著這個主題細細解說,從唯美的回憶與憧憬中,面對現實的空虛與落寞。
單單一首《越人歌》,從各個層面鋪展開來,打破時空和藝術間的限制,帶出神妙的知識旅程。當然,更值一提的是,藏介其間作者靈巧的心思,以及蘊藉其中感情的細緻、文字的纖秀。
再說書中《塘上行》甄宓的境遇,亂世佳人的心思如此委婉,一段戰爭與帝王將相的真實故事,一個小女子的無可奈何,透過作者的深入刻畫,彷彿能看到三國洪流中,那個婉如清揚的絕世女子。
如是爾爾,已不能窮舉。
錦瑟華年誰與度,無痕春夢君為開。春閨情、離思曲、惘然事、怨尤絕,跌宕宛轉,與人同心;細膩而雅緻的筆觸,生動地解析詩賦,漫說故事。無論心抒哪般,始終是那些錦遠的紀念,讓人疑是驚鴻照影,眷戀一生。那些女子相通的心思,講述著一段段身臨其境的情懷,還有多少的感慨?而在這世上活過的人們,是多少痴便有多少怨,多少愛便有多少愁。從心願,未了緣,無比珍貴的韶華,與誰共度?那些詩篇中的凌波仙子,豈獨是你我的冀望?在每個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篇篇傳奇的詩章。當我們懂得她們時,或許,她們也在聆聽我們的心聲。
葉潔輝代序。葉潔輝,號清風齋主,83年生人,曾獲第五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提出一種七分白三分古的“青文體”寫法。有個人哲學體系《心哲論》,數理體系《分層理論與密度空間》。已出版長篇小說《逍遙遊》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江南可採蓮(1)
《江南》
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樂府》中多的是對江南風情的描寫,無論是《江南》 中的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還是《西洲曲》中的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一派江南水鄉風情,蘭舟輕輯,蓮葉接天,好不令人嚮往。
這也是情理之中,樂府本是採集全國各地的歌謠,除去十二卷專供朝廷祭禮天地、宗廟的所謂“郊廟歌辭”其餘八十八卷雜曲歌辭、相和歌辭等等便都一些傳於民間的作品,多為處於下層社會的文人或大眾所作,所反映的也都是當時民眾的生活勞動場景。
從前讀時,總是有些遲疑,蓮多生於水面,於浮萍相似,怎麼會蓮花過人頭呢?後特地去翻了些描寫蓮花的詩文來看,才發現,原來在那時,蓮一般指的是荷花,如樂府的提到的《江南》及《西洲曲》便是,後又有周敦頤的《愛蓮說》,李亞如《採蓮曲》更均如此。
蓮,只生於江南,採蓮女子的情思種種,也只蘊於江南。
江南,在千古文人墨客的心中,均是一個美麗的夢想,杏花春雨,楊柳婆娑,傲骨自有*。它或是指兩湖流域,或是指錢塘金陵,那都並不重要,江南,這兩個字,便已是迷夢。
才子佳人浪漫的傳奇,每一個音符都是一篇瑰麗的詩篇,那些清麗溫婉的女子,如水上初開的素蓮,她們有著不輸於任何多情才子的細膩婉轉,她們的歌聲似明珠撒落,就著細雨和風,一點一點的彌散開去。
聽雨畫樓,蘊得暗香迴夢來。那江南的採蓮女子,亦是踏著漣漪清波入得夢來。
《